闽侯:打造生态宜居滨江城
http://www.mhnews.com.cn 2016-07-29 11:20:26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清澈的闽江之畔,十多公里绿道任你行,十多个公园任你游;宽阔的江滨大道旁,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走进闽侯县城,一座座新建筑、一幅幅新画面,无不让人眼前一亮。
五年来,闽侯紧扣“为民、生态、宜居”主旨,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一手抓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再造八闽首邑新貌。
生态宜居新区迈入滨江时代
经过几年建设,如今的闽侯县城新区正华丽转身,进入滨江时代,成为福州大都市区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荆溪、南屿、南通、尚干、祥谦、青口、上街等7个镇纳入福州中心城区。
随着三中心(商务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一广场(市民广场)、一园(闽都民俗园)、一馆(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的建成,闽侯县城人气集聚,城市品位突显,一个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新区正逐渐成形。
交通便捷、环境宜居,也带动了城区居民到闽侯安家置业。闽侯县房管所有关负责人说,闽侯近几年商品住宅交易很活跃,五年来共销售商品住宅10万多套,面积近千万平方米。
产城联动 工业化城市化并举
五年来,闽侯先进制造业加速向园区集聚,新培育形成福州高新区、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超百亿园区,机电、建材两个超百亿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粗具规模。
伴随着产业发展提速,闽侯坚持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工业化、城市化”两化并举。
青口作为“小城市”试点,大力推进产城联动,既“造车”,又“卖车”,并“造城”。荆溪大道、江滨路、中央绿地公园等荆溪小城镇建设项目也陆续建成。
今年6月《国务院关于同意福厦泉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发布,福州高新区的创新发展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目前,福州高新区工业产值密度已达35.3亿元/平方公里,成为福州土地利用价值最高的区域。
福州高新区已建成创业大厦、创新园一期、留学生创业园等近20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还在加快建设创新园二期、三期等50万平方米的平台,将打造成为“海西智慧谷”。
目前,上街充分利用大学新区和福州高新区等优势,加强与驻地高校、科研院所与本土企业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努力成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阵地。
城乡一体构筑区域发展新格局
未来,闽侯将打造“三大城市组团、两个特色小镇、一个生态园区”,县强民富、创新创业、生态宜居、幸福和谐的新闽侯令人憧憬。
全力打造三大城市组团:中心大县城(含甘蔗、竹岐、荆溪)突出跨江联动,大力实施“东扩南进”战略,推进荆溪新区、竹岐新区开发建设,努力建成具有城市化标准、现代化气息、生态水岸特色的滨江新县城;青口小城市(含青口、尚干、祥谦)突出产城联动,统筹推进三镇连片开发建设,努力打造产业发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人口集聚的宜业宜居小城市;上街科技城(含上街、南屿、南通)突出校地联动,推动产业、科技、人才、生态融合发展,着力建成功能完善、设施现代、技术领先、创新创业的科技新城。
加快打造两个特色小镇:白沙整合温泉、文化等旅游资源,打造十里长廊乡村旅游带,建设生态休闲特色小镇;鸿尾整合工艺品要素资源,加快鸿尾工业园开发,建设工艺创意特色小镇。
积极打造一个生态园区:整合洋里、大湖、廷坪、小箬等生态资源,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打造西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闽侯“后花园”。
(福州日报 记者 王永臣 通讯员 陈宗兴 林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