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友谊之花在秦闽大地绽放
http://www.mhnews.com.cn 2015-03-31 14:43:13 来源:渭南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福州来渭挂职干部工作纪实(富平篇)
1991年,在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福州和渭南开启了两地交流合作的“绿色通道”。24年来,两地先后互派了50多名干部挂职交流,根植下了两地友谊的“常青树”,也锻炼成长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去年,两地选派了23名年轻干部挂职学习,其中闽侯来富平、连江来蒲城各5名,接续起了两地交流合作的“接力棒”。
使 者
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延伸。他们是福州——渭南,闽侯——富平友好交流合作的使者,他们是福州市闽侯县来富平县挂职工作组,领队陈长泽,成员宋东金、林众、林滢淳、陈守建。
身融,心融,以挂职地为家,学习富平老区精神,传承两地深厚情谊,挂职队员所在不同岗位都牢记和履行着使者的职责。
一到富平,挂任富平县委常委、副县长、新兴产业示范园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的陈长泽,就积极推动建立“闽侯——富平战略合作领导小组”,促成两地党政主要领导实现互访,并推动富平新兴产业园、青口投资区、陕汽集团建立三方交流合作机制。大力推行“马上就办”服务理念,以及“敢为、能为、有为”的工作作风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福州精神。一家一家拜访闽商商会,带队赴上海、广东等地考察交流,广泛宣传推介渭南,宣传推介富平。
挂任富平县经贸局副局长的宋东金,不断总结经验,采取“以商招商,以情融商,以诚待商,以勤感商”的办法,发动会员企业到富平实地考察,促使大部分商会带着项目来考察,有的公司介绍自己上下游企业来投资,赢得了商会和企业的好评。
挂任富平县农业局副局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管委会副主任的林众,积极宣传推介富平农业资源优势,带着来富平的企业家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及乡镇现代农业园区参观考察,跟踪做好意向农业项目的对接服务工作,形成了《富平模式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将富平农业推广到更为广阔的天地。
挂任新兴产业示范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林滢淳,针对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结合青口投资机构设置模式提出了书面建议;参照闽侯县项目服务推进的做法,对园区规划、土地报批、工程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同时,组织企业办修改完善了项目审批流程以及企业入园管理制度、投资协议等,使园区工作程序更趋规范化。
挂任富平县规划局副局长的陈守建,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服务投资项目的选址、规划、设计工作;当好挂职工作组的“后勤部长”,协调做好两县互访后勤保障,落实细化双方合作协议及捐资助学等工作。
各司其职,发挥特长,虚心学习、汲取力量,提升能力、主动作为,在他们的努力下,两地的交流合作从无到有,由浅至深,渐入佳境。
工地上,推土机嗡鸣。共建的学校地基打好了,项目一个个落地了,这个地红线画了,那个主体起来了。这块是装备制造区,这块是机械电子区,这块是生物医药区,这块是食品产业区,这块是中小企业服务配套项目……
使 命
来富平挂职是工作,也是责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创新思维,主动出击,履行使命。他们精神抖擞地迎接每一天,细致入微地做好每一件事。
牢记着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提出的“增进感情、学习精神、服务发展”的使命,努力促进福州渭南、闽侯富平,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交流合作。
习仲勋“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战斗、天天快乐”的精神及两地24年来的深厚友谊,更是激励着他们马不停蹄地前行,不敢有丝毫懈怠。
刚到富平的第13天,他们就促成了富平县委书记郭志英、县长王建平率团到闽侯考察交流,并签订了两县《全面紧密合作框架协议》。
到富平的第46天,渭南市委书记徐新荣、时任市长奚正平在福州见证了3个闽商项目投资富平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初有收获的他们更是斗志昂扬,从联系闽商开始,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认真对待,毫不含糊。从接机到行程安排,从食宿到相互的洽谈交流,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他们带着感情服务乡亲企业家,让福建的企业家感到亲切和温暖,也让富平感受到了福州的效率和节奏。先后走访了陕西省福建商会、陕西闽商商会、西安福州商会等,推动成立了“闽商长安俱乐部(闽商联盟)”,每季度至少一次组织在陕22个闽商商会会长、秘书长举行例会。目前,已先后4次集中探讨在陕闽商到富平发展事宜。
说起刚签约的三丰食品,还有一段故事。在三丰食品和杨凌示范区签约的前一天,见到三丰食品的董事长朱建发,以为老区做贡献为由,加上乡党情结,硬是把三丰食品拉到了富平。朱建发提到土地、税收、规划等问题时,他们向县上领导汇报后,二话没说组织协调会议,20分钟,问题全解决了,上午开会,下午就签约,速度快,快的想不到。
在具体招商中,他们既是富平的主人,又是福州的代表,交换、协商、沟通、融合,在对接中更新招商理念,服务理念,提高办事效率,同时让产业规划更科学、更规范、更环保。
使 然
打开“福建企业家来富平考察工作情况表”,去年4月22日,有工艺品、包装、家居、贸易、建材5家福州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来考察;26日,来了福建油汽商会等5家企业;27日,来了灯饰照明、塑胶科技2家企业……
工作情况表的列表清晰明了,有考察日期,企业名称,考察人职务、姓名、联系方式,还有考察项目情况。起止时间是,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11日。一共有16页,最后一页的合计显示:共77批,453人次。从头到尾数,有200多家企业。
数字可以说明一切,数字也可以告诉许多。
成绩一:强化项目对接,推动两地经济合作。为富平引进19个闽商项目,总投资32.25亿元。其中已动工或于近期动工6项,已签约和在谈重点项目13项。这些落户富平的企业普遍实力强、成长性好,多是行业领军企业。
成绩二:引导各方力量,竭力帮助改善民生。推动富闽友谊小学建设。学校总投资4600多万元,其中由闽侯县捐赠2000万元,与富平县合作共建,计划今年8月投入使用。建立“闽商励志助学金”。筹款230万元,使375名困难学生受到资助,3所农村学校得到帮助,还有80万元设立“富闽友谊小学励志奖学金”等;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每人挂钩联系4户山区困难群众,定期慰问;建立友好交流关系。引导闽侯县医院向流曲卫生院捐赠价值80万元的医疗器械,并建立友好交流关系。
成绩三:促进相互融合,实现合作共赢。开展区域人才劳务协作。引导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与富平职业中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开展“订单培训”,富平职业中学每年向东南汽车公司输送100到200名技术工人,举行1到2次人才培养合作交流会。积极促进农民增收。引导永辉超市到富平收购苹果6.4万公斤;引导西安文昌农资市场有限公司来富平与农资经营店,经销商建立合作渠道;引导宁德古田食用菌种植销售大户发挥技术资金优势,充分利用富平蓬勃发展的设施农业发展设施食用菌生产,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为农民增收增加新途径。
在辛勤汗水的浇灌下,一个个项目在富平这片沃土生根发芽。进一步整合在陕闽商资源,让富平成为闽商在陕乃至西北部投资的集聚地。拓展上海、广东等重点省市闽商及海外闽商资源,使新兴产业园成为富平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
(记者 张晓玲 通讯员 蔚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