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屿“环珠林”
http://www.mhnews.com.cn 2015-01-13 09:35:39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姓氏溯源
闽侯县南屿镇是个多姓氏聚居的历史文化名镇,主姓有陈、林、刘、叶、张(姓氏按迁居南屿年代的先后为序)。林姓是该镇人口最多、大有建树的姓氏,境内有“水西林”、“文山林”、“榕屿林”、“上井林”、“玉井林”,还有令人不可小看的“环珠林”。
“环珠林”始祖林桂,浙江嘉兴平湖人。明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唐皋榜进士。他敏于吏事,精明强干,深得上司器重,官场一帆风顺,嘉靖十二年(1533年)累官至广东布政使,任职十二年。在职时,一次回朝述职,见嘉靖帝患病卧榻不起,借机问及病况。林桂平素熟读医书,深谙岐黄,且为同僚看过病,颇为奏效。回家后拟就一方,药到病除,嘉靖帝龙心大悦,便赐其“回朝顾主环珠林”。此为“环珠林”之来历。后昆以此引以为荣,作为堂号。
《明清进士题名录》、《崇祯嘉兴县志》载:“林桂,明正德九年(1514年)与南屿水西林春泽同榜进士,同在京为官。”林桂在翰林院,林春泽在户部,他们同朝为臣,来往甚密。两人为官勤政清廉,颇有政绩。不久,林桂升任广东布政使,林春泽调任广东肇庆府同知,两人同在一省为官。时肇庆府高州山寇横行,侵扰百姓,民不聊生。慧眼识人的林桂推荐林春泽为高州知州,林春泽毅然上任,一举清除了山寇。明朝政府为安抚边疆,抽调一批精干的官员到边陲任职,林桂推荐林春泽调任贵州程番府知府,贵州时为刚组建的省份,程番府位于贵阳周边地区,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才设置,汉夷杂居,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寸平,人无三分银,且交通闭塞,文化低下 ,经济落后。林春泽“伊彼何人斯,受命于伟衍”来到程番。其勤政廉政,视百姓如手足,均赋税,正冠服,建桥铺路,改造学宫。《贵阳府志》载:“于是夷人从始知汉威仪,駸駸向学,乃今宾不乏,则翁之化也。”在程番府任职十三任三十九载,享有“政廉绩著十三任程番知府,节亮风高卅九秋南国青天”之美誉。
林桂在广东十二年致仕后告老,他的家乡嘉兴平湖在嘉靖年间是倭患重灾区,社会不安定,家是回不了。林春泽知道这件事后就邀请林桂迁居福建侯官四都合山东境迁蝗里(即今南屿)。原来,林桂在京翰林院时就听林春泽说,他的家乡南屿地沃物阜,民风淳朴,人心向善,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是个好山好水、和谐宜居的好地方,于是就同意了。林春泽安排林桂一家搬到南屿,选择了与水西林对岸、锦溪之南合山桥左侧、关帝庙之前风水宝地建房起厝。从广东到福建一路上游山玩水,无官一身轻,安居之后,林桂心想此次搬迁等于东游,故将新厝命名为“东游里”,从此,南屿街又多了一个里巷。
林桂关心新家乡,扶贫济困,为民办好事,不惜巨资独建木桥,深挖七星井……善事不断,邻里称赞。历朝以来林桂后裔或仕或商或农,繁衍有序,一脉相承,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长长南屿街,小小东游里”,英才辈出,后继有人。清道光年间,有国学生林有起及儿子林安侯三兄弟行商致富,分别建起富丽堂皇的“安侯厝”、“美侯厝”、“新侯厝”,统称“安侯厝”。
对乡村善事情有独钟、慷慨解囊的林安侯,南屿福垆寺时年久失修,他捐巨资予以整修,被推选为总理。林安侯善交朋结友,林则徐曾是林家座上宾,有墨宝四幅相赠,可惜十年动乱被毁。
“安侯厝”坐落在南屿街省前铺,背枕垆峰山,面临锦溪,傍山临水,由前、中、后三座组成,宽8米,深100米,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虽低矮不显眼,但风靡一方。整座建筑为栋梁穿斗混构木架,柱枋讲究,浮雕精美,工艺巧夺天工。每个厅和天井都以花岗石铺就,每块板石宽0.8米,厚0.2米,直透厢房,无衔接,每个天井上石阶两旁侧竖石皆是全块的板石料。由前到后,一厅比一厅深(前厅3柱,中厅5柱,正厅7柱),柱础与众不同,状若莲花底座,实属罕见,令人惊叹!从厅中对联“砚台弄笔欣培栋,学海求珠喜出龙”、“廉风可蔚堪心镜,政绩能彰在口碑”、“思恩必报人堪敬,安分无求品自高”,可以看出家族严谨的祖训,告诫族人要勤奋上进,不辱祖德,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东游里”祖居有一个厅曰“东游布司厅”。此厅系明朝三进透后的古式土木砖瓦结构。几百年来,厅中悬挂着“东游布司厅”五个金字横匾,熠熠生辉。惜在“文革”中毁掉,如今,故居虽面目皆非,但仍古派堂皇,门楣上簪缨、门前旗杆碣依然存在,保留着昔日的光辉和显赫。布司厅左侧曾有“东游里环珠书院”。书院古朴文雅,毓秀大方。两边对联“破书万卷赤心臻,化雨春风暖八闽”,在族人脑海中依然宛在。书院虽毁,古迹尚存。昔日的书香文气仍鼓励着后昆勤奋学习,天天向上。
传说“东游里布司厅”门弄歪斜三分,不知是谦让还是故意建造,影响了后昆显达高贵。明清两代贤科擢任已成历史,而今后昆中大中专毕业,获中、高级职称及在工、农、商、学、兵各条战线上有建树者大有人在。在不同岗位,他们各司其职,默默奉献,可谓当今的“草根英雄”。
“东游里”地处享有“小中亭”美誉的南屿街繁华黄金地段。昔时南屿街街宽仅七尺,店铺、民居密密匝匝,“小小的东游里”显然不够子孙的繁衍发裔,所以,后昆只得向外发展,于是,他们分迁到南屿后山、上街美党、仁宅及福州诸地。
南屿“东游里”与上街美党的“环珠林”子孙,为了追宗认祖,怀念祖先,于2013年6月发起撰写《福州环珠林氏族谱》,为了把这项“资政、教化、存史”的浩繁工程做得尽善尽美,锦上添花,他们凝聚众力,终于在2014年12月20日族谱付梓并举行了首发式。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林氏委员会副会长林豪生先生特此赋诗一首:环珠开族布政使,七星伴月风水依。继往开来创基业,承先启后争芳笄。百世功德沥心血,千年离散音讯毗,旌贤扬善修宝剩,冠裳济美昌可期。
(福州晚报 林振天 林良生/文 柳振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