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权威媒体看闽侯 >> 正文

有机蔬菜可“私人定制”

http://www.mhnews.com.cn  2014-04-28 11:24:30   来源:海峡都市报    【字号

  ▲有机胡萝卜只有两根手指头粗

  ▲小农场种菜不用化肥和农药

  周末不少家长带小孩去农场体验生活

  应客户要求种植的甜菜根

  海都讯 种植蔬菜不用化肥和农药,还可网上下订,上午采摘,晚上送达,保证蔬菜足够新鲜,够吸引人吧。

  而且,农场还可根据客户需求到市场购置种子,按需下单。

  这就是80后青年小魏大学毕业3年自己创业正在做的事情。目前他有170多名客户,遍及福州鼓楼、台江、晋安。

  在福州闽侯白沙林炳村,有不少像小魏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在这里创业办“开心小农场”。

  按需下订 上午采摘晚上送达

  “明天配送,不要白菜和包菜,要胡萝卜、紫甘蓝、白萝卜、西芹。”昨日上午,福州姚女士通过QQ给佳美农场的客服人员留言。按照姚女士的采摘要求,农场人员在周四早上开始采摘,当天傍晚就会把菜送到姚女士家中。

  在配送的绿色塑料盒里装有6斤蔬菜,按农场产量多少配搭,盖子上空白处还注明“不要的蔬菜”、“下次想配送的蔬菜”。掌握客户需求后,农场到市场购置种子,按需下单。“冬天种下的苦苣(jù)已卖完了,当季的甜菜根也很畅销。”佳美农场场主魏长说,有不少客户要求种甜菜根,苦苣和甜菜根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姚女士说,她与佳美农场签了协议,每周配送一次,每次配送6斤,半年先预交1300元。

  黄心鸟、冬寒菜、乌塌菜……这些都是市场上未见的菜品。

  佳美农场的主人叫魏长,是位80后,大学毕业后就到林炳村包地进行耕作,目前已包了30亩地。私人定制是一种消费方式。佳美农场目前有170多名客户,遍及福州鼓楼、台江、晋安。

  魏长说,私人定制是一种“按需下订”的方式,现在定制的品种已经从蔬菜扩展到大米、山茶油、鸡蛋、鸭蛋、小红豆等农产品,还会在客户群里分享交流陌生菜品的烹饪方式。

  “虽然目前客户不断增多,但也只是微利经营,坚持不用化肥和农药的耕作方式得到多数客户的认可。”魏长说,每逢周末,农大的教授、城里的客户都会拖家带口到农场来体验农夫生活。

  记者走访有机耕种蔬菜个头娇小

  昨日记者驱车前往闽侯白沙林炳村,站在唯一的水泥村道上,远远望去,一片小山谷中数十亩菜地并不起眼。走近一看,才发现它的特别之处。

  在这里,看不见白色塑料膜大棚,菜地上有的还铺着稻草,随行的农场工作人员小梁介绍说:“这是为了保护菜苗,防止被雨水冲刷,同时能起到保温作用。”

  “小心,你踩到黄豆苗啦。”小梁提醒道。“这里不是种花菜吗,怎么会有黄豆?而且还种在边缘,还以为是野草呢。”记者有点不解。

  小梁这才道出了“天机”:农场坚持不用化肥和农药的耕作方式,都采用天然的人畜废料粪便以及天然肥料等,例如豆科植物,被称作大自然的“固氮菌”,为土壤作物提供氮肥,所以才会在田间地头随处插种一些豆科植物。

  至于驱赶虫害等,也是利用植物本身特殊的气味等来防虫害,例如种植茄子时,会在茄子地旁种植辣椒,靠辣椒味驱虫。

  “当然也有赶不走的雀鸟,瞧,那一地的草莓,都被吃光了。”小梁无奈地说。农场没有用大棚,要看天吃饭,去年客户们等西红柿等了一年,最后还是没有吃上,因为去年连遭暴雨,西红柿都长不大,无法配送。

  记者注意到,这里种植的胡萝卜,特别娇小,放在手掌中,只不过两个手指头粗。小梁解释道:“由于采取的是有机种植方式,种出来的菜,个头都不大。”

  发展困境认证成本高推广靠信任

  既然都是采用有机的耕种方式,为何不去申请蔬菜的有机认证呢?对于记者的疑问,魏长笑称,认证成本太高了,有机认证条条框框太多了,不仅有种植规模的要求,还要对土壤、水源、空气等进行监测,每检测一项指标,都要几百元的检测费。这对于家庭农户来说,承受不了。“因此,目前我们推广还是靠大家信任。”

  昨日,记者登录中国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查询,暂时没发现有省内蔬菜类企业获得相关的有机认证。采访中,福建东南标准认证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省内没有一家农场的蔬菜或果品通过有机认证,由于有机农产品新规执行后,不但标准严,门槛高,且省内没有一家认证机构可以进行委托认证。

  “即使现在有农场可以通过第一轮认证,但也要等3年后才能拿到证书,没有证书就不能贴标。”福建东南标准认证中心工作人员说,由于认证费用太高,且把关严,很多农场只好知难而退。

  魏长还告诉记者,人工费用高是他们这种生产方式最大的发展瓶颈。“目前基本都是家庭作坊,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元,相当于自己的工钱。”魏长说,他父母和老婆都到农场帮忙,全家人上阵才降低了人工费用。

  (N海都记者 林可 陈蓉 文/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