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奏响转型升级“三部曲”
http://www.mhnews.com.cn 2014-01-13 10:35:30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腾笼换鸟 技术换代 空间换地——闽侯奏响转型升级“三部曲”
福建日报讯 去年,闽侯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亿元,同比增长13.5%,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的位次从第91位跃升到第86位,在我省县域经济评价中再次跻身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经济发展“十佳县”。
“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组织实施了腾笼换鸟、技术换代、空间换地的‘三换’升级行动,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闽侯县委领导说。
腾笼换鸟,即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产业,扶持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
工业上,闽侯改变了原来汽车产业“独行”的局面,汽车、机电、建材、工艺、食品、纺织“并驾齐驱”。去年,闽侯机电产业实现产值130亿元,成为继汽车之后的第二个百亿元产业群。福建联合动力集团,产品远销欧美70多个国家;福建乾达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研制出我省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径6.28米盾构机;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长为全球产品门类最多、规模最大的液压成型技术和装备供应商之一……
现代服务业,也异军突起。闽侯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规划了青口、南通、上街、荆溪等四大物流产业发展片区;总部经济初现端倪,海峡传媒港、南屿总部经济区等一批项目落户;近郊旅游业逐步形成“闽都文化、温泉度假、自然山水、乡村休闲”四大品牌。
技术换代,是转型升级的驱动器。闽侯发挥大学新城区科技、人才优势,高起点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去年,闽侯拨出4000万元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实施科技重大项目、进行科技基础研究、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等。该县还与福州市有关部门联手开发建设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福州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目前,全县拥有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3个、专家工作站10个、博士后工作站14个,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达325亿元。
空间换地,就是高效集约利用工业用地,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值,以亩产论英雄。
闽侯一方面严把新增工业用地项目准入,另一方面做大做强企业规模,着力推动规模工业发展。去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680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87.2%;产值超亿元企业122家,比上年增加36家。此外,该县不断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强化园区集聚效应,提高园区产出率。去年,青口投资区实现产值330亿元,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产值110亿元。
编后>>>
年终岁首,县域经济盘点是绕不开的经济话题。这时,代表地区生产总值的一串数据就会“蹦”上纸面。但是,光有数字还不行。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关注经济发展的量,更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我们要给粗放经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等带来的经济数据一时增长泼冷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
闽侯的“三换”升级行动,就是对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腾笼换鸟、技术换代、空间换地,顺应市场经济,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技术创新,促成资源节约利用。这“三换”,是当地党委政府做法之“换”,更是发展观之“换”。
(福建日报记者 赖文忠 通讯员 陈宗兴 洪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