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娇 “陈氏支祠”独好
内容更新时间:2022-09-08 21:55:23来源:闽侯乡音报
高悬的“尚书第”匾 。陈秀珍 摄
题刻着名人墨宝的青石柱。 陈秀珍 摄
歇山顶状的陈氏支祠大门楼。 陈秀珍 摄
南通镇陈厝村有个江山陈氏支祠,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祠堂内每根青石柱上,都题刻着清太傅陈宝琛、书画家沈觐冕、洪亮、孟秀棠、国府主席林森,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陈立夫等三十多位名人的墨宝。其联句意味隽永,书法精妙,可谓一绝。
处于闽江下游的南通镇,有个陈氏族姓聚居的乡村叫陈厝村(现分为陈厝村和罗洲村),村中有座颇具历史和规模的江山陈氏支祠。江山陈氏支祠素以历代人才辈出而见著,享有“江山陈”之美誉,虽历经两百多年风雨,却魅力不减当年。3月31日,记者来到南通镇陈厝村,亲身感受江山陈氏支祠的魅力。
三进布局 匠心独运
江山陈氏支祠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四十七年(1782)因失火而重构,民国二十年(1931)予以重建,又于1991年由江山陈氏三十三裔孙陈发尧主持进行祠堂大修,同年被列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
“支祠采用三进布局,符合天、地、人的构造,这是我们支祠的建筑特色之一。”陈发尧告诉记者。支祠建筑面积达2300平方米,朝西偏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楼戏台、中殿大厅、后殿祖龛及后花园假山池。布局严谨、井然有序,两侧筑有厚达0.64米的青砖墙及高15米的国君帽风火墙。
走进支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的大门楼。门楼作歇山顶状,门上高悬“尚书第”匾,为清光绪三十二年陈壁任邮传部尚书时所立,下有于右任书“江山陈氏支祠”横额,极为耀目,中门两侧各立一面石鼓,材质考究,工艺精美,图案吉祥。中殿为大厅,面阔五间,进深六间,高十余米,大木构架系抬梁、穿斗混合式作法,大厅正中额堂号“致悫堂”。后殿为一穿斗式构建筑,殿内设神龛,祀列祖列宗神位牌,龛上横匾为陈立夫题“江山陈氏宗祠”,殿前两庑设銮仪,肃穆庄重。 新修后,神龛内供各家先祖神主牌三千余。
江山陈氏支祠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四十七年(1782)因失火而重构,民国二十年(1931)予以重建,又于1991年由江山陈氏三十三裔孙陈发尧主持进行祠堂大修,同年被列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
“支祠采用三进布局,符合天、地、人的构造,这是我们支祠的建筑特色之一。”陈发尧告诉记者。支祠建筑面积达2300平方米,朝西偏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楼戏台、中殿大厅、后殿祖龛及后花园假山池。布局严谨、井然有序,两侧筑有厚达0.64米的青砖墙及高15米的国君帽风火墙。
走进支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的大门楼。门楼作歇山顶状,门上高悬“尚书第”匾,为清光绪三十二年陈壁任邮传部尚书时所立,下有于右任书“江山陈氏支祠”横额,极为耀目,中门两侧各立一面石鼓,材质考究,工艺精美,图案吉祥。中殿为大厅,面阔五间,进深六间,高十余米,大木构架系抬梁、穿斗混合式作法,大厅正中额堂号“致悫堂”。后殿为一穿斗式构建筑,殿内设神龛,祀列祖列宗神位牌,龛上横匾为陈立夫题“江山陈氏宗祠”,殿前两庑设銮仪,肃穆庄重。 新修后,神龛内供各家先祖神主牌三千余。
祠内青石柱 柱柱有楹联
“祠内留有许多名人的墨宝。”陈发尧指着一根青石柱说,“这个是陈宝琛题的。”江山陈氏支祠的独特之处,还在于祠堂内匾额、楹柱间题联多系名人手笔,尤以近现代为众。自清起,有清太傅陈宝琛、书画家沈觐冕、洪亮、孟秀棠等,至民国,有国府主席林森,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陈立夫,同盟会会员林之厦,国民福建省省长萨镇冰及海军上将陈绍宽等,还有今我军宿将洪学智等,其联句意味隽永,书法精妙,可谓一绝。
绕着支祠转一圈,发现祠堂内每根青石柱上,都题刻着名人的墨宝。“一般墨宝都是写在纸上再装裱起来,我们祠堂都是刻在青石柱上。”陈发尧说。但在“文革”期间,刻有名人墨宝的青石柱被涂上了白灰,名人墨宝全部被覆盖。“直到后来重修,才将覆盖在青石柱上的白灰刮去,名人墨宝才得以重现。”记者看到,在刻着墨宝的青石柱上,还残留着白灰的印记。
记者在祠中转了一圈,数了数,祠中青石柱上共留下了三十多位名人的笔墨。
“祠内留有许多名人的墨宝。”陈发尧指着一根青石柱说,“这个是陈宝琛题的。”江山陈氏支祠的独特之处,还在于祠堂内匾额、楹柱间题联多系名人手笔,尤以近现代为众。自清起,有清太傅陈宝琛、书画家沈觐冕、洪亮、孟秀棠等,至民国,有国府主席林森,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陈立夫,同盟会会员林之厦,国民福建省省长萨镇冰及海军上将陈绍宽等,还有今我军宿将洪学智等,其联句意味隽永,书法精妙,可谓一绝。
绕着支祠转一圈,发现祠堂内每根青石柱上,都题刻着名人的墨宝。“一般墨宝都是写在纸上再装裱起来,我们祠堂都是刻在青石柱上。”陈发尧说。但在“文革”期间,刻有名人墨宝的青石柱被涂上了白灰,名人墨宝全部被覆盖。“直到后来重修,才将覆盖在青石柱上的白灰刮去,名人墨宝才得以重现。”记者看到,在刻着墨宝的青石柱上,还残留着白灰的印记。
记者在祠中转了一圈,数了数,祠中青石柱上共留下了三十多位名人的笔墨。
祠无木不雕 无花不贴金
传说江山陈氏从长乐移居阳岐后,于明朝1636年建立宗祠供奉祖恕公及先妣马氏夫人,后一支移居芹洲,每逢春秋则按时过闽江到北岸的阳岐祭祀。后因风雨不便,在闽江南岸的芹洲陈厝首建了江山陈氏支祠。“江山陈氏支祠,素有‘无木不雕,无花不贴金’的说法。”陈发尧告诉记者。
走进江山陈氏支祠,宛如走进了一座雕刻绘画的艺术展馆。在陈氏支祠的房梁上、戏台边、神龛前,凡是可望之处,无不雕刻着精美图案。 木刻的“孝感动天”、“亲尝汤药”等二十四孝故事,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屋檐上雕的花、鸟等构图巧妙,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神龛前雕刻的龙,其工艺精湛,让人惊叹,虽经历200多年的风雨剥蚀,却依旧清晰。记者还看到所有花鸟、人物图案色彩金黄,使得殿堂更加熠熠生辉。“这些图案的表面都贴着黄金片,有的图案上的金片还是200多年前贴的,虽历经劫难却光彩依旧。” 陈发尧说。
如今,陈氏支祠不仅是族人祭拜祖先的地方,也已成为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电视机的音乐声,“哗啦,哗啦”的棋牌声,把祠堂的静寂涤荡得干干净净。祠堂的建与毁,迁与修,记载着人间的沉浮,历史的春秋,文化的传承。
传说江山陈氏从长乐移居阳岐后,于明朝1636年建立宗祠供奉祖恕公及先妣马氏夫人,后一支移居芹洲,每逢春秋则按时过闽江到北岸的阳岐祭祀。后因风雨不便,在闽江南岸的芹洲陈厝首建了江山陈氏支祠。“江山陈氏支祠,素有‘无木不雕,无花不贴金’的说法。”陈发尧告诉记者。
走进江山陈氏支祠,宛如走进了一座雕刻绘画的艺术展馆。在陈氏支祠的房梁上、戏台边、神龛前,凡是可望之处,无不雕刻着精美图案。 木刻的“孝感动天”、“亲尝汤药”等二十四孝故事,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屋檐上雕的花、鸟等构图巧妙,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神龛前雕刻的龙,其工艺精湛,让人惊叹,虽经历200多年的风雨剥蚀,却依旧清晰。记者还看到所有花鸟、人物图案色彩金黄,使得殿堂更加熠熠生辉。“这些图案的表面都贴着黄金片,有的图案上的金片还是200多年前贴的,虽历经劫难却光彩依旧。” 陈发尧说。
如今,陈氏支祠不仅是族人祭拜祖先的地方,也已成为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电视机的音乐声,“哗啦,哗啦”的棋牌声,把祠堂的静寂涤荡得干干净净。祠堂的建与毁,迁与修,记载着人间的沉浮,历史的春秋,文化的传承。
(■记者 陈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