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坊七巷文化的辉煌看传统文化重要作用

内容更新时间:2022-09-08 21:54:04来源:闽侯乡音报

编者按:
      在“4·23”世界阅读日即将来临前夕,福建省阅读学会、闽侯县委宣传部和福建省阅读学会书友会,在我县联合召开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现代文明”为主题的座谈会,进一步弘扬、宣传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人人读书”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构建学习型社会。会上,来自省阅读学会领导及省、市专家学者围绕着“国学研究的现代意义”、“传统文化的魅力”、 “孔子思想与现代文明”、“时代呼唤新的阅读观”等主题纷纷发言,气氛热烈。本报摘取几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传统文化的魅力

福建省阅读学会副会长:林公武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根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体现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而其魅力的形成,从宏观上看,得益于四个方面:其一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有数千年绵延不绝,始终没有断流,独具持续性和统一性。其二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涵盖面广袤,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所述,有“民族源流”、“学术思想”、“社会文化”、“典章制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国记民生”、“民间生活”等八大方面,细目306类别。其三兼容并包,传统文化不但是中华各民族长期共处,彼此交往、融合、吸收所共同创造的。而且是开放性的,中国四大发明为全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历史性的巨大作用,同时还善于吸收包容外来文化。汉代的佛教传入,而演变为中国化佛教,形成儒道佛三教并立的格局。近代的西学东渐,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西方文化与科技。其四历久不衰,传统文化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没有消亡,始终处在发展壮大、传承出新趋势。秦焚书坑儒、兵燹水火、分裂战乱、列强蹂躏、外敌入侵、文革破坏等等,依然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从微观上看,传统文化中,每一门类都闪耀着中华的智慧和亮采,给人以无穷的魅力。例如,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其博其深最能体现者就是汉字。汉字--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他记载了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文化,并以其独特的生命力,在数千年自身演变的漫长过程中,作为历史文化的层层沉淀,提供了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种种信息。汉字所具有的沟通各大方言区,凝聚中华各民族的巨大魅力,更使他堪称为中华文化瑰宝和骄傲。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进程中没有中断的文字,是世界上寿命最长、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
      汉字是独立创造、独立发展的记录汉语的独特的书写符号。

 

 

国学研究的现代意义

福建省文史馆馆长、编审  卢美松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优秀代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以国学的基础文字学(汉字学)和书学(书法)而言,也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全体华夏子孙而言,已经成为须臾不能离开的阳光、空气和水。它是中华民族活的灵魂、华夏儿女真的感情。它不仅成为民族文化的土壤而深广肥沃,并且作为现实的思想道德营养而周流普泽。
      有着悠久传统并有过强大生命力的国学,何以到今天沦为需要保护和重新振兴的文化遗产了呢?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剧烈嬗变,大量消耗能源,造成许多公害,在文化方面也是如此。国学曾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能源”,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曾经发出过强烈的光和热,铸造过一代又一代的历史辉煌。到了今天,由于时代的前进与它自身的局限而减损了能量,更由于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和异域文明的冲击,使它的光华受到蒙蔽。近代以来,人们激愤于封建政治制度的腐败造成国家积贫积弱,奋起要求变法维新;人们从中西学术的比较中,反思国学的弊病,却产生了偏执,不加分析地提出“打倒孔家店”、“扫除旧文化”的口号,且在其后的长时期中,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国学因遭贬斥而式微。
      在文化多元化时代,既允许异域文化的传播,更应当倡导本土传统文化的弘扬。因为这是更直接、更积极的精神营养。社会环境特别是媒体要创造适当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使国学内容常新,融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形成习惯思维和日常用语。在各种公开场合与社会活动中活用国学,使国学内容以清新的面貌、得体的方式,成为格言警句,化作成语典故,进入人们工作、生活、社交、娱乐等领域,成为日新常用的大众文化。这样,既可宣扬传统文化,又能提高群众的思想品位和生活情趣。国学只有革除 “神秘”、“枯燥”、“说教”的旧观,才能走近大众,向人们传播知识、智慧、美德和修养。
      国学的普及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保护,需要大众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专家学者们的解读与阐释。用知识教育人民,把学术交给群众,这是专家、学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孔子、孟子及其他诸子,都以自己的学说“干君”求售,但生前并不如愿,唯有通过著书立说或教授生徒,得以传其学术。“学术乃社会之公器”,今天更需要向大众传播国学知识,以弘扬民族精神,保护文化遗产。学术知识也需要在传播和实践中才能检验其真理性,锻造其新的文化生命力。     事物生存与发展的规律亦如古人所云:“忽而生者忽而灭,渐而生者渐而灭。”国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经几千年,所以积淀深厚,根蒂牢固。国学的传承和改造同样经历几千年,才形成今天的面貌。人们应当对国学多一些了解,少一些误会,把它作为自己知识的构成部分,成为自己智慧的源泉和思想的营养品。精通国学可能只是少数人的事,但多数人亦不必气馁,“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庄子说过:“真积力久,则入。”只要产生兴趣,感受益处,不妨深入学习,持久用功。

 

孔子思想与现代文明

福州市晋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孔子第75代孙, 孔海钦
 
      在世界的文明史上,欧洲因为有耶稣基督而文明,印度因为有释迦摩尼佛教而神圣,阿拉伯因为有穆罕默德伊斯兰教而辉煌,中国因为有自己的精神领袖孔子而灿烂。孔子是中国的至圣先师,他的思想独具特色,自成体系,流传甚广,影响深远,是中国文化的典范。孔子思想博大精深,2500多年了,还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虽然历经历史波折,其思想在有意无意中影响着我们几乎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还继续影响着我们现代的社会文明进程。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学习孔子思想,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现代文明,也符合党中央倡导的精神文明建设。但是,新文化不是旧文化的原样复制,新时代的礼制也不是旧时代礼制的简单回归,一切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更新都必须是在继承历史资料的同时,适时进行变革,以丰润的新制来蕴含历史,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生活。我们正是以这样的心态来学习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国经典传统文化,为此,我想可以从为学、为仁、为礼、为政、为孝、修身几个方面学习以仁为核心的孔子思想对我们现代生活的深刻影响和借鉴意义。
 
 
 
 

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

 作家、诗人《生活创造》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哈雷

 

      阅读是一种状态。是一种精神的凝聚与纯粹。
      我在“纯粹阅读”文中曾这样描述过:寂静之相,视为一种美丽,阅读可以让你在自在的天地间自由徜徉--那是只属于你的天空,目览书行那一刻起,心也轻轻落在纸上,轻缓地舒展开来。那个时刻,希望自己能够暂时从杂芜繁忙的人生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中退出来,世界遗忘了你,你也遗忘了世界,只留下你同你自己的心灵,像一对深爱的恋人作默默的交流。
      宋代诗人尤裘是喜欢从实用的眼光看阅读,他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这样的阅读是改良主义的一种理想。
      中国人喜欢吃,所以就有了以吃喻读书之说:
      还有古人这么体会阅读的: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只要用心去读,就有好滋味。好书如佳茗,如美食,其味无穷。朱自清大师也云:“缓缓地咀嚼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这浓密的滋味就是书味,读书之味,但要慢慢咀嚼,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滋味。读那些成套的全集或丛书,类似于吃西式大餐或满汉全席;读简便的袖珍本,则犹如随意小吃或街头点心;读《史记》,如饮烈性茅台;读杜诗,似陈年佳酿;读武侠小说,好比嚼红烧大块肉;读名家随笔,就像啜清蒸鲫鱼汤。书中滋味无限,不同的人能读出不同的滋味来。
      以吃喻读书比得精妙。这样的状态去阅读当然快乐。
      还有一种状态,就是乐而忘食,得鱼忘筌。
      读书读到痴迷,沉浸其中,便有了陶渊明所说的那样“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孔子也有读起书来“三月不知肉味”的痴迷之说。
      在书中感受到历史的云烟,事态的冷暖,世境的变迁,人间的美丑。读书至此,或迷雾陡散,丽日重见;或偶有发现,茅塞顿开;或灵感突来,文思泉涌;或积年疑惑,一朝释然。真是读书乐,乐读书。古诗云:“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以一己之思感悟四季读书乐,何尝不是我们对阅读的美好的期盼?!
      可惜,现代人很少会去游历于书中,保持这样一种阅读姿态去登临快乐的境界。
      人生一乐是读书,有书为伴心甘甜。
      读书可以破解人生之难题,体味天地之大美,寂寞时不孤独,苦难来了而不厌世,受创而不气馁,受宠而不骄躁,保持着一种雍容雅怡、潇洒达观的境界。读书乐、乐读书,此乃人生一大享受。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慰。对于我辈来说,读书早也脱去了许多的功利性,如闲云野鹤般自在悠游于书籍的天空。到老了那一天,你会发现,可以伴你一生的其实就是读书之趣。

 

 

 

 
福建师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王岗峰
 
      对于福州来说,三坊七巷就是城市形象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坊巷格局保存完整的全中国仅剩福州的三坊七巷。它保存有大量明清古建筑和众多深宅大院、名人故居。坊口有高大的劵门,坊门立有石碑,保持着完整的历史风貌。三坊七巷一地有9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在全国仅此一例。三坊七巷浓缩了福州历史文化最为精华的部分,特别是近代,福州文化发展走在全国最前列。晚清人物数侯官(福州),福州人物数三坊七巷。近代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有三坊七巷人参与。如鸦片战争中作为近代史的开端人物和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林则徐,洋务运动中第一任船政大臣和创办第一家现代造船厂、船政学堂的沈葆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中的严复及“六君子”之一的林旭,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烈士林觉民,这些彪炳史册的人物,再简要的史书都无法落下。还有许多在全国其它领域的开拓者或领军人物,如严复还是“西学第一人”、我国第一位现代思想家,严复、林纾是中国翻译界泰斗,林白水是我国报界先驱,沈诏安首创福州脱胎漆器成为全国三大工艺品之一,冰心文学作品代表了现代中国女作家创作的最高水平。
      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充满了光辉与传奇,我国还没有那一个历史文化名街有三坊七巷这么多历史文化名人,对中国文化发展做出这么重大贡献。究其原因,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因素。自西晋“永嘉南渡”及唐末五代几次南迁,中原河洛文化也随着进入福建,带动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北宋末的“靖康之难”,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人口大迁移。中原士族及民众纷纷迁移到南方,迁移到福建。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发达的文化随之南移,与福建区域文化撞击、融合,闪射出耀眼的光芒。书院是古代培养人才的学校,它的发展状况可以折射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程度。福建书院始于唐代,早在唐开元间就设置了丽正书院。在贞元、元和间学者益盛,当时大文学家韩愈曾赞誉“闽越有奇才,季民通文书,与上国齿”,认为福州文化水准与京都长安相等了。宋代发展到54所,元代新建20所,明代激增至138所,居全国第二。清又新建300余所,可见福建文化教育之盛。三坊七巷名人历代担任全国最高学府校长有多人,如宋代的郑穆、陆蕴,明代的林翰祖孙三代。
      宋时,福州虽然未成为福建学术文化的中心,但“海滨四先生”——陈襄、郑穆、陈烈、周希孟(除周希孟以外其余三人均居住在三坊七巷内),对理学家有所影响。四人中成就尤著者陈襄,朱熹的思想曾受其影响。宋以后三坊七巷几乎所有名人又都受朱熹理学的熏陶,光禄坊就有纪念理学家杨时的“道南祠”。林则徐在临近三坊七巷的鳌峰书院求学7年,鳌峰书院在其存在的198年之间,一直据有福建最高学府的地位。历史上有名的白鹿洞、岳麓等书院,当时均已辉煌不再;江浙一带虽有不少学术上很有影响的书院,但以学运长久和政治荣耀而言,也没有超过鳌峰书院的。因此,鳌峰书院应为清朝东南地区的第一学府。鳌峰书院曾有许多著名儒学家,如蔡世远、林枝春、孟超然、郑光策、陈寿祺、林春溥任主讲。林枝春、陈寿祺家都住在三坊七巷的黄巷,林枝春乾隆2年榜眼及第,陈寿祺是中国著名经学家。林则徐受教于郑光策,博览儒、道、释群书,结识了家住三坊七巷的陈寿祺、梁章钜和杨庆琛,四人同为进士。梁章钜官至广西、江苏巡抚,杨庆琛官至光禄寺卿。三坊七巷其他名人尽管有的没有中进士,但都有深厚国学基础,林旭是解元(全省举人第一名),严复、林纾、陈衍都数次考进士不第,而他们成果却代表当时全国国学的最高水平,陈衍是袁世凯时代“硕学通儒”之首。
       中国传统文化在三坊七巷绵延不断,在全国很难找到如此密集的人群普遍地、长久地受到它薰陶并卓有成就的街区。这种积蓄的能量在中国近代一下子爆发出来,以至没有三坊七巷人的参与,中国近代史的每一重要阶段都有不足。当然,这种爆发还要有它的契机:外来文化的蜂拥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