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梦》与闽侯的不解之缘

内容更新时间:2013-10-21 10:57:17来源:闽侯乡音报

 
可以垒起一座“书墙”的全版《榴花梦》。
 
 
保存较完好的《榴花梦》誊印本。
 
■记者 林若野 文/摄
    弹词是明末清初时发源于江浙一带的新型小说话本,最初以手抄本形式流行,后来随着书坊大量的刊印出版,以及众多艺人结合琵琶、三弦等伴奏乐器将之发展为一种兼有说唱的新型曲艺方式,于是弹词的流行范围遍及全国。弹词小说则多以七言韵文和散文相间来虚构故事和人物形象,它的内容与一般长篇小说略同,具有完整的故事性,成为了弹词发展巅峰时期的代表。
    由于弹词小说初时多是民间落魄文人整理原创,被儒家正统人士批为“乞儿谎语”,故长期不被传统文学界重视,渐渐导致文人减少了作品。然而,就在弹词小说即将消失之际,却因民间俗称的“大家闺秀”的参与,再次焕发了生机。
    清末明初的“大家闺秀”们对弹词小说的延续,贡献至为巨大。三百年间,她们创作的弹词小说很多,但流传下来的仅有《再生缘》、《天花雨》、《笔生花》等几十种,多是长篇巨制,动辄数百卷。《榴花梦》是其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全书共360卷,736500多行,近500万字,比著名的《红楼梦》还长四倍,是中国最长的古典小说。
    榴花梦得名于男主人公桓赋玉所作的奇梦,他梦到自己在一棵石榴树下避雨,与五个执花美女相遇,预示了他一生的婚姻。榴花梦以唐朝为历史背景,主要情节是叙述了女主角桂恒魁一生的故事。桂恒魁闺名桂碧芳,是女中豪杰、绝代的枭雄、千古的奇人,可谓是作者心中一切完美人格的具现化。她出于名门大族,与表兄桓赋玉相爱。在一次意外中,桂碧芳与家人失散,受尽了苦难,于是决定要改变这个“女子无爵,男人强权”的世道,遂乔装书生,改名桂恒魁,赴京师考中了状元,并挂帅征讨北夷,一举荡平北方,与被困番邦的桓赋玉相认。功成之日,桂恒魁不愿再委身男子,向皇帝请封为南楚国王,想要到封地建立自己的理想国。不料,女子身份曝光,南楚国的王位被皇帝转封给了桓赋玉。无奈之下,桂恒魁只好嫁给桓赋玉,成为王后,继续未尽的事业。她此后辅佐夫婿,治理邦国、匡扶社稷,当外敌再次入侵,朝廷内忧迭起的时候,桂恒魁毅然提兵剿灭了外寇,荡平了内忧,肃清君侧,创造了一个清平世界。
    榴花梦的作者是闽地女作家李桂玉,大约生活在清道光年间,原籍甘肃,她好读书,博闻多才,长于诗文。榴花梦卷首,李桂玉的友人在序中就称赞她“每于省问之暇,必搜罗全史,手不停批,出语吐词,英华蕴籍”。李桂玉的父亲和夫婿都是任职地方的官员,她少时随父,出嫁从夫,有着游历多省和数次迁徙的人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李桂玉的视野,使得她的文章格局更加丰富宏大。《榴花梦》是她婚后随夫婿宦闽时的作品,因为描写的是一群女中豪杰辅助君王,建功立业的故事,因而在福州,很受女性的欢迎。甚至有些少女,在未出嫁时,长年累月在家执笔抄写《榴花梦》,作为未来嫁妆的一部分。现在还存留于世的几部《榴花梦》手抄本就是晚清时期的女子抄录下来的。
    榴花梦的前357卷由李桂玉写成,后3卷是署名为“闽侯浣梅女史”两位闽侯籍女作家续写而成。作者将人生在世可能建立的一切丰功伟绩,通通给予了主角桂恒魁,在书中打破了无数中国女性数千年来的封建枷锁,让闺中女子以此扬眉吐气。由于《榴花梦》的成书时间大约在道光辛丑年(1841),此时正值帝国主义入侵,投降派屈膝求和,君子贤臣却备受打压迫害之际。故而,李桂玉著此书,显然有借古讽今的意思在内,且书中描写了众多复杂的政治生活与世间人情百态,是清晚期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令人惋惜的是,之后,除了李桂玉的手写本早已消失之外,在清晚期由未出阁女子誊录的手抄本,也大多随着她们出嫁和迁徙而散落四方,以致于流传于市井上的手抄本都是零散不全的。到1964年,福州当地的4位老学者,花费了整整15个月时间整理校正了4套完整的榴花梦手抄本,之后福州古籍书院也誊印了一批手抄本。
    近日,记者到县图书馆借阅这套1964年誊印版的《榴花梦》。在偌大的县图书馆典藏室里, 1.1米长的书架上,《榴花梦》则陈列了3层之多,将书本摊在桌面上可以垒起一座“书墙”。据悉,这套1964年出版的《榴花梦》是县图书馆在当年以710元的价格购进的,如今在全国仅剩下十来本了,由于年代久远,书本被虫蛀的很厉害。图书馆方面表示,今后将在搬迁到新馆后,启用一套现代化的图书恒温防潮设备,来为这些珍贵书籍“续命”,让更多的读者领略这部同闽侯颇有渊源的古典小说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