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来的好村官王德明
内容更新时间:2006-12-18 16:17:50来源:闽侯乡音报
“道路不平,讯息不灵,生产停滞,生活赤贫”,这首顺口溜是昔日大湖乡六锦村的写照。如今,六锦村扔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百姓说:“这一切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省里来的好村官王德明书记。”
王德明是省人民检察院下派驻村干部,2004年7月来到我县大湖乡六锦村挂职,任村第一书记。王德明刚一上任,就深入群众,了解贫困村的基本情况。他爬山越岭,走家串户,几天时间走遍了六锦村10个自然村。当时六锦村村部还没通电话,仅有一条12公里坑坑洼洼的机耕路与外界连接。村民有急事打电话,要坐摩的到12公里外的坂头村,往返3个多小时,车费30多元。王德明同志认识到,当务之争要解决的是通讯问题,他四处奔波,多方筹措,在移动公司的帮助下,投资170多万元建成了移动通讯机站,使六锦村每个村落都能收到移动讯息。接着王德明不辞辛苦,又筹集到了400多万元资金,建设12公里通往坂头村的四级水泥路,其中3.15公里当年12月就已峻工投入使用,整段工程可望今年年底通车。这其间,王德明还组织干部群众,修建村委办公楼、公厕、花圃,建立了村务公开栏、知识宣传栏,安装了村主干道照明路灯,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大湖乡六锦村是我县最偏远的一个行政村,居住着汉、畲两族百姓,主要收入靠传统农业及出售毛竹,2003年人均收入仅1200元。为了改变六锦村落后面貌,让群众尽早脱贫致富,王德明书记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思路。去年9月,六锦村党支部创办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村集体、党员干部、贫困户捆绑的新模式发展农村经济。根据六锦村的自然条件优势,发动群众养土鸡、土鸭10000多只,养羊300多只,受益农户达33户,每户普遍增收2000多元。带领群众种植蔬菜300亩、紫竹500亩,垦复毛竹3500亩、苦竹3123亩,发展香菇种植户50多户,种殖香菇40多万筒,并帮助生产户联系贴息贷款40万元。经过努力,不但增加了村民收入,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大大调动了村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全村正掀起一股创业热潮,村民生产热情空前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