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春笋破土上新
内容更新时间:2025-03-28 08:14:41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陈舒凡 邓一飞 实习生 谢尔瑶
林修水举起大笋。陈舒凡 摄
本报讯 眼下正值春笋上市时节,在洋里乡,破土而出的春笋长势喜人,村民们纷纷走进竹林采挖春笋。那一根根鲜嫩的竹笋,也成为早春时节市民餐桌上的美味。
近日,记者走进洋里乡茶苑村的百亩竹林,看到成片的竹林郁郁葱葱,村民林修水正忙着采笋。林修水是个挖笋的好手,只见他弯腰仔细搜索竹笋的身影,然后用锄头拨动竹笋周围的土,用力挖到泥土深处,不一会儿,一根鲜嫩的春笋就破土而出。
村民采完笋,就会通过商贩售往南通批发市场。“前一段笋价高时,有十块多。”林修水说。许多像林修水一样的村民,都凭借挖竹笋鼓了腰包,行情好的时候能增收万余元。
除了笋,茶苑村还有许多农特产品。茶苑村是洋里乡的农业大村,村里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成立闽侯县丰成农业专业合作社,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进行套种、轮作,保证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三月,马铃薯已种下,白萝卜已丰收。农闲时候,采笋、晒笋、吃笋就成了村民的‘固定节目’。大家将鲜笋做成艾草粿、笋干炒肉、笋滑、酸菜炒笋等美食,共同品尝‘竹林味道’。”茶苑村支部书记林立平表示。
怎么让这口“竹林味道”走向更多人的餐桌?洋里乡正通过乡贤力量,积极搭建电商平台,帮助销售洋里乡本地特产。“本地农产品要想走出去,电商是条可行的路。我们到茶苑村进行考察、选品,发现茶苑村的高山蔬菜口感好、品质优,竹笋、马铃薯、白萝卜都在选品范围内。”山野拾柒工作室负责人、洋里乡乡贤林齐钗表示,待电商平台搭建完成,不管是初加工后的笋干,还是带土的鲜笋,都能通过电商平台“下山”,为村民增收。
电商拓路,文旅赋能。茶苑村在党建引领下,推出“合作社+农户+游客”模式,为游客提供亲子采摘文旅体验项目。“十几天后,春笋丰收,甜笋迎来采摘季,最适合来一场趣味采笋之旅,游客不需要当地人的指引,也能满载而归。”林立平表示,茶苑村以笋为媒,借电商、文旅东风,持续挖掘当地特色产业潜力,使绿色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