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蝶变见“城”长

内容更新时间:2025-03-07 08:08:23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林若野

华丽蝶变见“城”长

朝气蓬勃的福州大学城。林双伟 摄

       2002年,机器的轰鸣声打开了溪源江两岸村民崭新的生活篇章。随着福州大学城建设全面展开,众多干群在这块土地上不分昼夜地奋斗,一条条宽阔的道路、一栋栋高耸的楼宇、一家家入驻的高校,让创新与创业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如今,福州大学城早已蜕变成了知识的海洋、教育的高地,不仅成为闽侯县科教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福州市融智、创新的象征。


校地合作

创新“注入”新动能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殷殷嘱托,也是福州大学城长期以来一以贯之的理念。

       如今,福州大学城已成为福州城市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和高新技术的辐射源之一。目前,福州大学城入驻有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江夏学院等14所高校。科教不仅带动了上街区域发展,拉近其与福州市区的距离,还为闽侯县深度开展校地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设计6条“大学生游闽侯”精品线路,组织驻闽侯高校大学生参与文化推介;打造“高校宣传联盟”,校地牵手构建“1+1>2”的传播力量;连续多年举行“好年华 聚福州”专场招聘会……多年来,闽侯县利用福州大学城驻地优势,积极实施院校专班服务机制,通过挖掘双方合作的“契合点”,收获了一颗颗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侯官园区)的顺利推进,更是搭建了校园与城市、技术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为福州大学城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上街镇相关负责人说。

       福大科技园(侯官园区)是闽侯县与福州大学共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是全省首个校地共建科技园区。目前,园区已引进超过60余家高新优质企业入驻,入驻企业覆盖集成电路、节能环保、通信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建设有展示服务、共享会议、办公路演、人才公寓等功能区,形成了“研发-孵化-产业化”的全链条产业示范点。

       “目前,我们正依托大学城发展优势,持续做好国家大学科技园(侯官分园)、福州大学科技园(旗山分园)、均和产业园、博施产业园等四大优质的校政企产学研用平台企业引进工作,共计引进企业180余家,着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聚集区与创智人才工作生活区。”上街镇相关负责人说

       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创新的因子必将在大学城被一一激活,陆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发展动力。


基建夯实

城市化进程提速

       2024年6月,侯官大道(上街新峰段)片区旧村更新改造(一期)项目征迁建设工作(以下简称一期项目)正式启动。

       此次一期项目征迁共规划1个安置小区地块、1个商业地块、2个公园绿地、2个河道绿地,并结合更新改造,同步建设市政道路并进行新峰溪整治。项目建成后,可大大提升侯官大道沿线景观,补齐制约片区发展的内涝、断头路、污水等短板问题。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拆迁132户,面积约4.6万平方米。此外,上街镇还通过结合一期项目,统筹推进侯官大道延伸段项目涉及的两栋商住楼的征迁工作,并在去年10月,全面实现征地“清盘”,为项目建设“提速”扫平障碍。

       “2024年,我们还全力实施大学城涝片整治工程,生成上街片区排水系统提升改造工程等项目,系统提升大学城片区污水处理及防洪排涝能力,并加强环卫精细管理,保障环卫一体化机制高效运转。”上街镇相关负责人说。去年,上街镇积极推进基础设施类、高校基建类、社会事业类等各类项目,全年共落地省、市、县重点项目85个。

       城市基建不断推进的同时,大学城的商业业态进步也毫不逊色。作为福州大学城最大的商业综合体——“东百城·永嘉天地”,汇聚了289家商户,超市、健身、轻食、电玩、影院、酒楼、KTV……应有尽有,共有70个加盟品牌在这里开设闽侯“首店”,包含1家福建“首店”和3家福州“首店”。

       每当华灯初上,在东百城·永嘉天地重点打造的闽侯潮街中,喜茶、奈雪的茶、古茗……一家家各种品牌的奶茶店让人应接不暇。不少前来休闲的年轻人,都会点上一杯甜甜的奶茶,和友人在街区中畅谈游览,开启一段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东百城·永嘉天地一点都不比市区的综合体逊色,这里充满了年轻活力,品牌既多,服务又好,真的很棒!”就读于福建理工大学的江西人小刘说。近年来,福州大学城各项配套设施相继完善,新建筑、新地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成为闽侯乃至于福州城市化的一张名片。

交通发展

迈入后地铁时代

       地铁作为现代化大城市的一种便捷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提高出行效率,不仅方便市民工作生活,还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019年4月,福州地铁2号线建成通车,在上街境内设有福大、金屿、上街、沙堤等站点,标志着福州大学城正式迈入了地铁时代。

       “以前去福州市中心,乘坐公交、开私家车是主要的出行方式,但一路红绿灯多,还经常遇到堵车等不可控的因素。”家住沙堤站附近的赵先生说,“如今,地铁通到了家门口,直接从沙堤站乘坐地铁2号线就可以到福州市区,路上用时不到30分钟,方便了许多。”  

       去年2月份,随着地铁接驳30号专线,从董屿·福建师大地铁站下车,市民就能坐上接驳公交,就能直达旗山附近的协和医院、福州大学旗山校区、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等单位,地铁接驳线路开通后,客流持续走高,日均客流约为500人次以上,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从地铁站下来,走到大学城客运西站公交站,最快10多分钟就能到达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旗山院区,这对于我们市民是一大利好。”市民陈女士开心地说。她告诉记者,地铁不仅给沿线的市民带来了出行便利,也带动了沿线村庄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市民的收入。地铁2号线开通后,附近的便利店、药店等商铺激增。相信乘着“地铁经济”的东风,未来,福州大学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