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78载 红色印记永不灭

内容更新时间:2025-02-28 07:59:23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林若野

悠悠岁月78载  红色印记永不灭

龙山会议纪念馆。陈堡 摄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78载岁月悠悠而过,但1947年那场在荆溪镇桃田村龙山召开的会议,却如一颗闪耀的星辰,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今年2月22日,是龙山会议召开78周年的日子,那些被尘封在岁月里的热血故事,再次鲜活地浮现在人们眼前。

       回溯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革命斗争形势异常严峻。1947年2月22日,30多位怀揣革命理想的共产党员,秘密奔赴桃田村龙山。他们中,有来自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农学院、英华大学的师生;有来自福州市委、学委等组织的干部。

       “彼时,为了不暴露身份,这些先辈每人都编了代号,一进入会场便戴上面罩,像神秘战士,彼此不接触、不打招呼,按小组悄然行动。”龙山会议纪念馆馆长曾忠平说。

       年近7旬的曾忠平,曾任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现任县老年大学副校长、龙山会议纪念馆馆长。2007年,龙山会议旧址就是在他的积极主导参与下被发现的。曾忠平告诉记者,龙山会议期间,革命先辈白天隐匿在山林养精蓄锐;夜晚,趁着月色为革命前途展开热烈讨论。当时为了保密,会议没有纸笔记录,报告的内容全靠脑袋记忆。据记载,会议间隙,他们还常聚一起,合唱歌曲《你是灯塔》,就是这些革命志士的坚守和信念,最终汇聚成照亮革命道路的希望之光。

       在这次会议上,闽浙赣区委城市工作部正式成立,庄征、李铁、孟起等一批骨干力量肩负起领导重任。庄征所作的《论开辟第二战场》报告,提出开展城市和平民主运动就是开辟第二战场,明确了城市工作“以学校为重点,为农村服务,为游击战争服务”的方针,更是为革命斗争指明方向。为了用武装斗争配合城市工作的开展,新成立的城工部还决定建立闽浙赣地下军,下辖闽海、闽东北等4个纵队。

       会后,城工部的同志迅速行动起来,就像播撒在大地上的革命火种,在闽、浙、赣、湘、台5省燃起燎原之势。短短不到一年,城工部党员发展到3000人,干部达200人。他们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领导爱国民主运动,让学生运动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沉重打击反动派;他们深入农村,为游击战争输送干部、提供支援,助力农村游击武装不断壮大,包围福州的大片红色革命根据地就此建成;他们还积极开展统战策反工作,与各界爱国人士携手并肩,共同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

       “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城工部涌现出庄征、李铁、孟起等无数先烈,以他们为代表的广大地下党员为了革命需要,踊跃捐款捐物,有人甚至为此卖掉田产房产。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他们用行动诠释坚定的理想信念,铸就伟大的革命精神。”曾忠平说。

       如今,岁月变迁,但龙山会议的精神从未远去。2008年,“龙山会议旧址”纪念碑在众人努力下拔地而起;2012年,龙山会议纪念馆落成,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老同志、烈士亲属齐聚一堂,共同缅怀那段难忘的历史。历年来,《龙山红旗飘》《龙山精神赞》《龙山精神代代传》等多本书籍,以及体现龙山精神元素的两部宣传片《你是灯塔》《龙山精神代代传》也陆续完成。

       78年过去了,龙山会议的故事依然在人们口中传颂。龙山会议旧址也已成为闽侯县“红色名片”,并先后荣获“福建老区革命遗址”“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闽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等荣誉,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群众、学生等络绎不绝。

       “这场会议不仅是福建城市地下革命斗争的不朽丰碑,更是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精神源泉。在新时代,我们更应铭记这段历史,传承龙山会议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让红色基因永远流淌在血脉中。”曾忠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