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战友深情 回望英雄岁月
内容更新时间:2025-02-14 08:01:41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林若野/文
2月6日至8日,广东省廉江市迎来了一场与闽侯“缘分不浅”的“重逢”。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田全仁的儿子田兴华,带着家人专程从长沙乘高铁赶来,看望父亲的战友——百岁的志愿军老战士钟胜华。
本报曾先后通过《父亲,您在哪儿?》《只要还能动 我就要让父亲“回来”!》《 烈士后代再赴我县寻访父亲当年战友》《用什么怀念您?我的父亲!》等四篇文章报道了田兴华寻父的艰辛历程。也曾派出骨干采编记者远赴湖南省辰溪县,参加并见证了田全仁烈士“归乡”的仪式,撰写了《爸爸,我来接您回家》《英雄“回家”》《漫漫寻父路 深深家国情》等三篇富有深度的追踪报道。
“这次会面,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探望,更是一段跨越时空的战友情,一段珍贵历史的延续,一次对英雄岁月的深情回望。”日前,在接到记者打来电话时,田兴华如是说道。采访中,他将这位曾经在闽侯驻扎过的老战士的往事娓娓道来……
曾在闽侯驻扎过的百岁志愿军老战士钟胜华。田兴华供图
田兴华和老志愿军一家合影。田兴华供图
1926年10月,钟胜华出生在今廉江市石角镇文豪村的一个贫苦家庭。1947年8月,国民党当局在当地抓壮丁,钟胜华的六哥钟先华被抓走拘留在公所。为了保住六哥的家庭,钟胜华毅然替兄从军,被编入国民党部队64军工兵营一连。1948年11月,在一次转移中,钟胜华所在部队被解放军包围,在经过思想教育后,他选择了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机炮连担任机枪手,后部队改编,他随即被编入25军74师222团1营机炮连1排1班,他成为重机枪手,和田全仁烈士是同一连队的战友。此后,他们跟随部队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解放上海、崇明岛沿海战役、解放福建及抗美援朝战争。
“74师222团赴朝参战前,驻扎在福州市闽侯县周边,钟老因此也对闽侯县颇有印象,至今还能依稀记得彼时闽侯县的尚干、南港、城门、桐口等地名。”田兴华说。
抗美援朝时期,钟胜华和田全仁一起随部队入朝作战,接防上甘岭阵地和参加了金城反击战。每一场战斗都异常激烈,双方投入大量兵力,阵地反复争夺。特别在田全仁烈士牺牲的金城战役中,他与钟胜华所在的222团1营负责坚守432.8高地,经历了敌军多次优势兵力反扑,在断粮断水的极度困难情况下坚守了五天五夜,最终,胜利完成了防守任务……在钟胜华回忆这一段段战火纷飞的历史时,田兴华静静地听着,这些难忘的记忆,让他对父亲曾经的战斗环境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多年来,他一直执着于追寻父亲,足迹遍布国内10余省和朝鲜5个道郡。作为田全仁生前战斗生活过的地方,2016年至2018年间,田兴华曾4次来到闽侯县。在县民政局的热心帮助及《闽侯乡音》报、“遇见闽侯”微信公众号的大力宣传推动下,结识并拜访了许多父亲的战友。这些老战友们分享的珍贵回忆,让他积累了数万字的资料和照片,也依靠这些来之不易的线索,田兴华在2018年10月,在朝鲜上甘岭烈士陵园2号墓区找到了父亲的合葬墓。他在墓区取了一抔泥土带回祖国,于当年12月23日在家乡辰溪县,将这抔泥土洒在了早就建好的父母合葬墓前,完成了父亲“魂归故里”的心愿。
田兴华(右)给钟胜华讲述自己去闽侯“寻父”的经历。田兴华供图
《寻父记》出版:田兴华特意向闽侯寄来了10余本《寻父记》 王立强 摄
《闽侯乡音》报。林若野 摄
探望父亲老战友期间,田兴华一家到廉江市慈孝文化促进会了解当地慈孝文化建设。田兴华供图
2022年,记载着田兴华寻父经历的报告文学《寻父记》出版,之后,湖南省委组织部和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根据该书,联合改偏拍摄了电视纪录片《温暖的寻找》,在当年2022年3月获中共中央组织部第16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中评为三等奖。2023年,志愿军烈士田全仁纪念碑在其家乡辰溪县辰阳镇锦岩村落成……历年来,田兴华从来没有停下追寻的脚步,
此次探望钟胜华老兵,是田兴华寻父之旅的又一个温暖篇章。这段跨越时空的战友情,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它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寄托,更是对那段伟大历史的铭记与传承。“我会将这些珍贵的回忆和历史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那段峥嵘岁月在人民心中久久回荡,难以忘怀!”田兴华说。
2016年,初到闽侯“寻父”时,田兴华向记者展示父亲立功证和军功章等遗物。王立强 摄
2017年6月,在闽侯乡音报牵头下,田兴华(左二)与父亲老战友座谈。吴国棋 摄
2018年6月,田兴华再次来到闽侯乡音报和工作人员交流,寻求父亲线索。王立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