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集聚产业兴

内容更新时间:2024-11-15 08:11:08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郭嘉榕 施仁浩

“高”“新”集聚产业兴

360、奇安信等多家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入驻福建大数据科技园。李煜晗 摄

       本报讯 闽侯县集聚了众多高校创新资源和高新技术企业,然而企业规模小、产业集聚度低、层次有待提升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县域内高新技术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青口镇政府三级主任科员、县政协委员吴建云经过深入调研后,在闽侯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快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助推我县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的提案,旨在通过精准施策,推动闽侯县高新技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提案中,吴建云指出了闽侯县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关键问题:一是县域内高新技术企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二是高校的创新成果就地转化率偏低;三是本地企业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意识不足、意愿不强。针对这些问题,她提出了三条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通过聚焦重点园区、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全方位提升闽侯县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

       收到吴建云委员的提案后,闽侯县委、县政府及县发改局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将提案内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措。

       县发改局围绕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三大核心目标,推动园区标准化建设,搭好高校共建平台,加强校地合作,为高校研发成果提供更多应用场景,促进成果落地转化。同时,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做好高新技术企业摸底工作,组织开展高企申报培训会,支持科创走廊孵化载体建设,去年至今共推荐4家众创空间获得市级众创空间认定,2家众创空间申报高企孵化奖励成功。此外,还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帮助,加大科技政策宣传推广,积极兑现企业奖补等,今年以来兑现企业各类科技奖补超1200万元。

       如今,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集聚,产生了“1+1>2”的效果,县域高新技术产业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目前闽侯县已落地福建省大数据科技园、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均和云谷等科创平台,科创载体面积达75.1万平方米。在青口汽车工业园区和闽侯经济发展中心园区等重点园区内,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装备、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校的创新资源与企业实际需求实现了无缝对接,一批批科研成果正在这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目睹闽侯县高新技术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吴建云委员内心充满欣慰。“作为政协委员,我始终将‘增进民生福祉,践行为民初心’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未来,我将持续深化调研工作,了解企业的需求与期盼,为闽侯的美好明天贡献更多高质量的提案。” 吴建云说。

       政协委员的担当作为,政府部门的高效服务,都推动着闽侯县这片热土的创新发展热潮,集聚的力量正让产业腾飞的梦想成为现实,闽侯县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