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官猴王庙拟组团“出圈”

内容更新时间:2024-11-08 07:54:03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林若野 陈堡

侯官猴王庙拟组团“出圈”

擦拭供桌,保留对民间信仰的尊重。林若野 摄

       随着中国第一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火爆全球,为了能深层次地领悟游戏的内涵和真谛,各个版本的《西游记》在海外卖爆,齐天大圣的“身世”成为了全球网友热衷讨论的话题。

       其实,齐天大圣的信仰,早在唐代就在八闽大地流传,民间遍布着诸多奉祀齐天大圣的齐天宫(齐天府)。作为初唐时期侯官县治所的侯官村也不例外,据村中耆老所言,当地至少有三座庙宇在奉祀齐天大圣。

       “第一座齐天府在侯官村的龙台山,这座山与赤塘山并峙,是福州市公布的第一批名山保护对象。”侯官村干部陈爱东说。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龙台山脚下,目光所及处,一座建于甲申猴年(2004年)的水泥山门,赫然立于进山的必经之处。山门最高处篆刻有“龙台山古迹”“齐天大圣府”字样;两侧也刻有书一副对联,上书:“龙台立巨樟斗战胜佛威镇四海,侯城树英灵齐天恩泽沛九洲”,这些都是侯官当地村民注重保护民间信仰的证明。

       龙台山海拔不到50米,说是一座山,其实称为“丘”更加合适。缓步拾级而上,不时还能看到村民们登山健身的身影;这里山道幽静,树木成荫,经过半山处的土地公庙,不一会便能登顶,全程不到10分钟。登临山顶,是一片不大的平地,齐天府就建在一株几乎荫蔽了平台的千年樟树下。

侯官猴王庙拟组团“出圈”

龙台山齐天府。林若野 摄

       记者了解到,龙台山的齐天府,旧称猴王庙,其始建年代已不可考,古人许是看中了龙台山的好景致和风水,便将当地信仰的猴王庙建于此处的唐代石塔前。此后,庙宇历代皆有兴废。最后一次,据说是抗战时期,与龙台山石塔一起被日军的飞机炸毁。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村民们,再次集资建造了齐天大圣庙,庙内供奉孙、黑、白三位大圣,并在2004年再次整修。齐天大圣、猴王、大圣爷……这些都只是老百姓对于所供奉大圣神祗的口头称呼。当地齐天宫真正所奉祀的,其实是丹霞大圣。他原先并不是神明,而是民间传说中盘踞在福州豹头山的一只红毛猴精。

       据《临水平妖记》和《闽都别记》的记载,在唐大历至贞元年间,这只红毛猴精在山中修炼,生性浪荡做事荒唐,喜欢淫人妻女,后来被临水夫人陈靖姑收服才改邪归正,跟随她护佑百姓,成了守护一方的大神,人们尊称其为“丹霞大圣”。

       “目前,侯官村的还有两处这样的‘猴王庙’,一处原先建于镇国宝塔后,后兴建螺女庙时,被奉入其中共同祭祀;一处在侯官将军庙中。”陈爱东说,据他了解,在闽侯县,像这样的猴王庙为数不少,小箬、上街及七里地区保留着多处供奉齐天大圣的庙宇,大多都是由位于福州屏山的祖殿分香而来。

       当前,侯官村计划依托龙台山良好的生态和悠久的文化,邀请专门的机构前来规划和整治,在这里打造一个龙台山生态公园,并将之和侯官村内的另外两处齐天府统合,形成一条民俗文化和传说游览路线,让当地的“猴王”信仰在新时代再绽芳华。

侯官猴王庙拟组团“出圈”

龙台山齐天府内景。林若野 摄

侯官猴王庙拟组团“出圈”

螺女庙齐天府内的孙、黑、白三圣。林若野 摄

侯官猴王庙拟组团“出圈”

螺女庙内齐天府的壁画。林若野 摄

侯官猴王庙拟组团“出圈”

修复龙台山“猴王庙”碑刻。林若野 摄

侯官猴王庙拟组团“出圈”

龙台山齐天府建在一株几乎荫蔽了山顶平台的千年樟树下。林若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