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守护最美“夕阳红”

内容更新时间:2024-09-27 08:07:07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潘慧晶 程钊 实习记者 邓一飞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守护最美“夕阳红”

县政协委员程章平(左)在县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了解居家养老服务情况。潘慧晶 摄

        本报讯 近年来,我县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发展目标,初步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养老事业发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然而,由于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数量和规模不足等问题,我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针对这些情况,县政协委员程章平提出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建议》。希望县委、县政府能够在健全城乡养老一体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强化居家养老服务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多年来,程章平因工作原因经常下乡,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农村里年轻人基本外出务工,而七十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大部分还在务农。“农村的居民老了之后,基本上就丧失了一定的劳动力,这个时候他们或因故土情节,或因身体原因,只能选择在农村里面务农,如何让他们能够享受安心舒适的晚年生活,是我们政协委员的使命和责任担当。”程章平说。

       收到委员的提案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督促县民政局、县卫健局落实该提案。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我县多措并举,一方面加强老年人专业医疗卫生服务及家庭病床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县级公立医院开设老年病门诊和老年病房,增加老年病床位数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与评估,对评估认定的失能老年人,提供延伸医养结合服务。

       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健全养老服务网络至关重要。为扶持养老服务市场主体,我县建成1个县社会福利中心、4个敬老院、6个民办养老机构、5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78个农村幸福院(含居家养老服务站),优化服务供给格局,全面建立服务网络体系。

       养老服务体系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产业协同。作为全省唯一的“6+1”类服务对象兜底保障全覆盖县,2024年至2027年,我县实施第三轮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工作,通过公开招投标引进山东青鸟软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目前,中标单位按照服务人员网格化、服务站点网格化、服务监督网格化“三级联动”的模式,为我县“6+1类”服务对象老年人(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易返贫致贫人口和脱贫不稳定人口、重点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中的老年人以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按照50-250元/月的标准提供助医、助洁、助浴、助餐、助行、助急、上门照护等线下实体上门服务项目。

       “我们还搭建了智慧养老信息平台,设置了24小时呼叫中心,随时为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帮助。同时,积极落实困难老年人‘平安通’全省首批服务试点工作,委托第三方机构,为本地户籍或持有本地有效居住证的有探访关爱需求的居家老年人安装‘平安通’基础服务终端设备,提供紧急呼援、生命状态监测、定位信息等线上线下免费基础服务。”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政协委员,我将继续为闽侯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不断增强履职本领,为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有益参考。”程章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