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城第一面国旗从这里升起
内容更新时间:2024-09-27 07:56:11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陈堡 林若野
位于县城的张淦故居。林若野 摄
白墙黛瓦、曲线山墙、飞檐翘角是福州古厝特色独显的形式与美感,也是闽派建筑的标志性元素。在县城甘蔗,有一座极具地方特色的清代古厝——张淦故居。古厝的砖瓦木石之中,寄托着浓浓乡愁,见证着甘蔗片区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冉冉升起。
张淦故居俗称“老爹厝”,位于甘蔗街道山前村后街,是闽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淦字乡芗,号沛如,闽侯县甘蔗山前村人,光绪二年中举,官至江南乡试文闱录官。辛亥革命后,就任南京第一任市长。故居建于清代,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坐东向西,封火山墙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依次有轩顶回廊、天井、两厢、正座及后院等。
1949年10月,这座百年古厝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这里要升起甘蔗片区第一面五星红旗。当年才12岁的马来西亚华侨程道忠还清楚记得升旗过程中发生的那些事儿。
“当时‘老爹厝’是甘蔗中心小学(甘蔗学堂)的本部。当年9月30日接到老师通知要参加新中国成立的升旗仪式,我们这些高年级的小学生都很激动。”回忆起当年,程道忠依旧难掩激动之情。
马来西亚华侨程道忠伉俪(左二、三)和县委统战部干部合影。林若野 摄
然而,正当众人兴高采烈地筹备升旗仪式时,却遇到了一件尴尬的事儿。受限于彼时资讯的传播途径,学校不但没有现成的国旗,甚至当地干部和师生们连国旗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为了办好升旗仪式,学校的一名洪姓的美术老师急中生智,骑着自行车赶到福州城区买了一份报纸,根据上面对新国旗的描述和说明,和学生们一起动手裁剪出了国旗的样式,并用炭笔画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画像。在大伙儿的努力下,升旗仪式的一切“要素”准备就绪。
10月1日下午3时,荆溪、甘蔗地区干部及甘蔗中心小学的师生等聚集张淦故居正厅,共同参与了一场充满仪式感的“升旗”仪式。“因为条件有限,国旗只能直接挂在正厅。但是我永远忘不了当时的场景,真的太震撼了,抬头看国旗的那一刻,我感到热血沸腾。”程道忠说。
一晃74年过去了,曾经贫穷落后的甘蔗已经摇身一变成为美丽的现代化滨江新城。而得益于闽侯县委、县政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古厝保护工作机制,古老的张淦故居在城市化进程中被完整保护下来,这里今后有望作为一处红色教育基地被活化利用起来。
看!这就是曾经挂着五星红旗的地方。林若野 摄
“当初我出国的时候,家乡还是个破旧的小村,如今这里高楼林立,比很多海外的大城市还整齐、漂亮。更重要的是,如张淦故居这样的古厝依旧被完整保存了下来,希望可以通过我的这些回忆留住更多的乡愁记忆,让更多的年轻人知晓家乡的历史。”程道忠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