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岚:用“爱”守望三尺讲台
内容更新时间:2024-09-20 15:52:29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陈枫 陈世荥 实习生 梁琦
陈岚与学生们约定相互鼓励、一起成长。陈枫 摄
开学第一天,闽侯县上街余盛小学的“悄悄话信箱”又重新开张了。别看这个“悄悄话信箱”个头不大,但作用可大了,它能接收学生的“喜怒哀乐”,也能化解学生烦恼。设立这个“悄悄话信箱”的不是别人,正是闽侯县上街余盛小学数学教师兼任学区数学教研组长——陈岚。
“让孩子爱上数学课,就从爱上数学老师那一刻开始。”从教三十三年以来,陈岚始终坚守着这一教学信念。为了心中那份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与执着,也为了学生们渴望知识的目光,陈岚扎根乡村小学,用她那质朴的情怀,勤勤勉勉做教育,扎扎实实不停步,如今她还是福建省级高层次C类人才、闽侯县“四有好老师”。
因材施教 打造特色课堂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身体尺吗?”“看,笔直地展开你们的小手臂,这就是1庹的长度。”数学课堂上,陈岚形象生动、和蔼可亲地向学生们分享着数学知识。
为了把课上出特色,陈岚提出“培根数学”的教学主张,因材施教。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总是洋溢着自信快乐的笑容,将数学知识灵活掌握,并大胆应用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她坚持人性化管理班级,设立“我和老师的悄悄话”便利贴信箱,消除班上性格腼腆类型学生的思想顾虑,让每一位学生有话想说愿说,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便于老师高效精准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乡村小学有较多单亲、留守家庭的特殊生、学困生,对待他们要像玫瑰花上那颗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细心呵护,挖掘他们身上隐含的闪光点,给予正向的表扬与肯定。同时,我也会建立‘小小数学观察屋’,给这些掉队的小兵‘开小灶’,带领特殊生和学困生突破自我,建立自信,逐步自强。”陈岚介绍。
用爱关怀 播撒心灵之光
教育,于陈岚而言,是一份爱的事业。她善于倾听孩子心声,尊重、关爱每个孩子,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孩子幼小的心田。
从教多年,有一件事让陈岚至今难忘。在一次课堂上,陈岚正在给班上的学生上课,一个小男孩猛然站起来,掀翻了自己的课桌,并转身使劲捶打同桌和前后桌。“事情发生得突然,班上孩子们都吓坏了。我快步走到这个小男孩身边,紧紧地拥抱住他。经过很长时间的安抚,他才安静下来,开口说了一句话:‘陈老师,我管不住自己了,我很生气!我要打人!’我听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不是生气,而是心疼,不自觉地也落泪了。”陈岚回忆道。
事后,陈岚联系了学生家长来校了解情况,同时也咨询了心理学科老师,得知这类型的小朋友情绪失控有可能是隐性的心理狂躁,需要尽快做一些儿童心理诊疗。“因为介入比较及时,这个小男孩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陈岚说,“能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我也感到很欣慰。”
倾囊相授 壮大师资队伍
从教以来,陈岚开设省市县级公开课及讲座、参加送教送培活动近百节次,从一线教师逐步磨炼成长为闽侯县小学数学学科工作室核心成员、高级教师、福建省学科带头人、福建省特级教师。同时,她还出版专著《培根数学》,所撰写的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先后发表于《福建教育》《名师在线》《华夏教师》等CN刊物上。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陈岚积极落实闽侯县小学数学学科工作室和学区的“青蓝工程”培养计划,面对青年教师和新教师,她充分发挥专业引领、辐射示范作用,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倾囊相授。近五年来,她引领培养23名徒弟成长为市县学科带头人、市县骨干教师,40多人次在全国、省、市、县级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有力带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和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