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讲台书写山海情深

内容更新时间:2024-09-13 07:41:19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陈秋霞

高原讲台书写山海情深

闽侯县赴宁夏隆德支教教师一行六人。受访者供图

        山海虽远,闽宁情长。日前,闽侯县又一批支教老师接过闽宁对口协作的接力棒,来到了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他们怀揣着师者初心,站上海拔两千余米的高原讲台,为这里的孩子们播撒知识的种子,续写心中的“教育梦”。

       闽侯县第12批赴宁夏支教教师队伍一行共6人,分别是任教于隆德县第三小学的肖金芳、林玉婵、林洁梅、冯秀金、冯涛,以及任教于隆德县第二小学的张幼珍。自8月15日抵达以来,他们便全身心投入到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山海深情”。


跨越千里的“圆梦”之旅

       林洁梅,来自祥谦中心小学,从教以来先后担任过数学教研组组长、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总务主任、教导主任等职务。到宁夏地区支教,是林洁梅很早以来的梦想。“很多年以前,我看到过一篇大学生宁夏支教的新闻,支教的种子就埋在了我的心底。直至今年,我踏上这片土地,终于圆了我多年的支教梦。”林洁梅的话语中,满是感慨与喜悦。

       初到隆德,面对陌生的环境,是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同事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林洁梅迅速找到了归属感。“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候,孩子们主动牵起我的手,把我带到讲台上,当时心里就涌起了难以言喻的温暖。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会往我的办公桌上放小零食、小水果,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力量。”林洁梅说。

       谈及支教规划,林洁梅则表示将利用自己多年教导主任的专业积淀,帮助隆德县第三小学建立系统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助力学校教研工作进一步提升。


从山海相望到情谊绵长

       “让高原的风沙不再遮蔽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为孩子带去不一样的视野和机会。”是青口沪屿小学副校长林玉婵深埋于心的愿望。

       隆德县海拔介于1700米至3000米之间,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闽侯教师们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部分教师出现胸口闷痛、夜间难以入睡、觉浅等轻微高原反应。饮食习惯不同、语言交流不畅等因素也影响着支教老师。“当前,我们正积极调整作息与生活习惯,尽快消除高反及饮食上的不适应。至于语言交流方面,隆德师生帮忙翻译,并主动避免使用方言、特意放慢语速。我们闲暇时也会向当地的老师请教学习方言。”林玉婵说。

       林玉婵表示,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中,她将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并深入了解隆德教育环境、师资力量组成,摸清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所面临的挑战,通过教学、师训研讨等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精准的帮助,为实现东西部教育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兴趣相通到心意相融

       与其他教师不同,来自上街厚美小学的数学老师冯涛与隆德是二次结缘。

       2018年,冯涛代表闽侯县来固原市参加“李宁·红双喜杯”2018年中国乒乓球协会会员联赛(固原站),取得了男单第三名的好成绩。在隆德交流期间,冯涛结识了很多热爱乒乓球的当地朋友,他们的热情与真诚都让冯涛念念不忘。从那时起,冯涛就期待着再次与隆德相遇。

       此次支教,冯涛的家人一开始并不赞成。“我家孩子今年刚好高三,是最重要的一年,所以家里人都希望我留在家里。但我不确定以后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支教机会,最终说服了家人。”冯涛表示,虽然自己的力量很微弱,但还是希望能够用一年的时间,为高原孩子的成长带来帮助。他将此次支教之行称为“终生难忘的旅程”。

       如今,冯涛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正常教学工作外,还担任乒乓球社团指导。凭借着乒乓球这一兴趣优势,冯涛很快就与当地师生以及乒乓球爱好者们打成了一片,还有许多球友邀请他周末参加当地的全民健身活动。他计划在完成学校教学任务后,能够帮助对乒乓球感兴趣的师生提升技能,并在周末多多参与当地活动,交流文化、提升水平。

       师以匠心弦歌不辍,赓续初心立德树人。宁夏隆德,一批批闽籍支教老师接力前行,用爱心和智慧浇灌希望的花朵。山海相连的故事仍在不断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