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保驾护航 以心滋润成长
内容更新时间:2024-09-13 07:38:24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陈枫 程钊
课堂上,认真教学的周鸿燕。陈枫 摄
“教师不仅仅是孩子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从教15年,周鸿燕总结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外表时尚、待人亲切的她,常被学生们称为“最美班主任”。
打磨能力 更好服务课堂
2009年8月,刚毕业的周鸿燕,任教于闽侯县大湖中学。2018年,通过努力,考调到闽侯县上街实验学校(福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任初中英语教师兼班主任一职。
刚工作的头几年,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没有名师引领,大部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都要周鸿燕摸着石头过河。但有志者,事竟成。平时一有空,她就向老教师请教,茶余饭后和同龄人交流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每当夜深人静时,她总会在灯下备课并写下一天的教育教学反思,努力提升教书育人水平,为山里的孩子送去知识和眼界。
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周鸿燕逐渐在教学上崭露头角,所带班级的英语水平始终名列前茅。然而,她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她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格、培养能力的过程。于是,她开始尝试将情感教育、创新教育等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努力打造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课堂。
因材施教 启迪心灵智慧
从闽侯县大湖中学到闽侯县上街实验学校(福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周鸿燕面对的生情发生较大变化,少了许多留守儿童,但是却多了许多叛逆的问题生。
“这些孩子多是因为家庭原因造成厌学叛逆的情况。比如曾经班上有一位突出学生小郑,经常带手机在课堂上玩游戏,做事不按常理出牌,脏话脱口而出。后来,我了解到他的父母离异,导致了他冲动、敏感又不愿意表达内心想法。”周鸿燕说。
“这个学生显然是个缺爱的孩子。要想打开他的心扉要从集体关爱开始。”为了化解小郑的心理困惑,每周五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周鸿燕都与他耐心交流,关心他的成长。在她的关爱下,很多像小郑这样的特殊学生被重视、被接纳、被包容,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此外,她还善于运用智慧和艺术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实践,经常组织各种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去,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周鸿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