妩媚侯官 心中岚烟

内容更新时间:2024-09-06 08:01:57来源:闽侯乡音报

■闽侯县第一中学 高三(4)班 颜振轩

       思绪繁多,童年记忆日渐朦胧,偶然心血来潮,拾起故乡的琐碎。我的家乡于江南一隅,闽江一畔,承蒙江水润泽,踏上时代快车。眼前的故乡,那么亲切,又那么陌生。

       谈起故乡,那是别有韵味的水乡。侯官多韵味,风景旧曾谙。神韵携咏这闽地的妩媚与冷寂。柔美的画卷激起脑海中层层涟漪。时常与玩伴在街坊嬉戏,奔赴一场说走就走的约定。穿梭于“阡陌交通”之间,偶然听到田间阵阵蛙声,便深入金光灿烂的山田,盘坐在碎碧雕花的树下。暗香四溢,蜂蝶不时探访,如芊芊女子伴着花的芬芳翩翩起舞。蝈蝈儿与蝉早已沉醉于盛夏的豪华,一阵螽鸣点蕴了盛夏的色彩,一丝蝉鸣装点了内心的独白。长风飒飒而来,摇晃的狗尾巴草,挽留着蒲公英这个妖娆妩媚的“初恋”。而她却无暇顾及,随风绵延千里,奔赴着一场跨越山河的约定。过后雨露霡霂,微风鼓浪,黑云翻墨,白雨跳珠,遂与玩伴在大树下避雨,花草则欣然接受着夏雨的洗礼。若是遇上倾盆大雨,避之不及,我们也就成为新鲜的“落汤鸡”,免不了长辈一顿痛批。湿润的侯官伴随山的那头飘起的层层岚烟,是我笔下至善至美的桃花源,是别有韵味的江南水乡。

       我曾试图拨开层层岚烟,找寻故乡亲人慈祥的脸庞。想起当年聆听祖母讲述抗日故事,那时的她“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然岁月不饶人,细数祖母银白的发丝与岁月刻下的皱纹,她早已不是当年的“老当益壮”,时光夺走了她的“意气风发”,只留下“老骥伏枥”的悲壮。时光晕染了祖母蜡黄的肌肤压弯了她笔直的躯干,带走了她所有的妩媚。忆昔童年事,时光作墨,变成一张泛黄的戏票,闽剧是祖母的一生所爱。“走啊,看戏去啊”,望着她手中紧攥着的两张戏票,我总是痛快答应。一阵悠扬箫声传来,舞台红幕拉开,霎时响起各种乐器的合奏,正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祖母脸上便洋溢起笑容。一弹指顷,日月跳丸,许多家庭装上了智能电视,来戏院看戏的人便日渐稀少,但祖母却不愿抛弃陪了她半生的戏院。一向热闹的戏院如樯橹灰飞烟灭,祖母发出阵阵哀叹,大概是少了些人间烟火气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时隔多年,无论我如何找寻,却再也找不到那几张泛黄的戏票。

       “醉里吴音相媚好,我言乡音最逍遥”日影朦胧,却已阵阵鸡鸣,间或鸡犬相闻,划破初晓的清晨。径直向屋外走去,空气依旧清新淡雅,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循着鸡鸣向山头望去,炊烟袅袅升起,与雪白的云雾相接应,长安纵然繁华,怎敌得过山温水软的侯官。闽江岸旁的烟火气,赋予了故乡方言的亲切与温柔。山日曈朦雾始开,勤劳的摊贩已经来到集市营业。“‘刀弯’几块一块啊?” “两块一块。” “卖蔬菜啦,新鲜的蔬菜”……几位老人坐在自家门前下棋或用用亲切的方言谈论国家大事。偶尔也会走来几位年轻小伙子慰问身体,用方言上演一场跨世纪的对话。拾一壶觞,静听乡亲窃窃私语;抔一掌沙土,细耳聆听,是大自然“造化钟神秀”的声音。又听闽江晨歌,细水潺潺,悠扬着的一叶扁舟,是谁在执笛长鸣,泛起层层涟漪,惊扰了鱼儿的栖息,划破了久违的孤寂。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改革的春风拂过八闽首邑,朴素的山城与城市接轨,戏院换上新颜,高楼建筑拔地而起,跨海大桥在江面屹立。踏步于崭新的沥青,周围急速驶过的轿车也没了引擎的声音……是伟大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是感人至深军民鱼水的团结一心,绘画了家乡别样的新天。

       袅袅升起的岚烟,缓缓飘入心门。春风又绿闽江岸,娓娓道出我深切的思念。阔别多年的故乡啊,你是如此的妩媚,那流淌在光年里温柔的乡音,是我翘首以盼的南柯。   

       点评:这篇作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侯官的水乡美景与温情记忆,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文章构思精巧,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同时,文章也反映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与思考,体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社会责任感。整体而言,这是一篇情感饱满、文采飞扬的佳作,值得表扬。

指导教师:卢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