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撂荒地 今朝致富田
内容更新时间:2024-08-23 07:56:18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潘慧晶 程钊
相思岭创客农场开展培训。相思岭创客农场供图
本报讯 夏日时节,位于青口镇联丰村的相思岭创客农场一派生机勃勃,各类花木草树茁壮生长、新鲜蔬果生长茂盛,等待着新的创客来访。
然而此前,这一带土地零散,还有零星土地撂荒,种植与管理难度较大。为了摸索出破解难题的方法,青口镇联丰村引进福建慕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慕农公司),与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福建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共建相思岭创客农场,鼓励村民将闲置土地流转给农场,创新“村+企+校+研”的“1+N”共享、共创与共赢乡旅乡创资源聚合与裂变模式,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近年来,在青口镇领导积极推动下,联丰村陆续将周边土地流转给农场,现已建成了闽台生态果园、农作物种植、选育与扩繁基地、生态养殖苑和乡旅、研学与科普综合服务中心等,不仅吸引许多涉农大学生群体参与,也吸引了一批企业进驻投资兴业,更带动周边群众劳动就业和“劳动+”创业创造,切实推动联丰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我们采取‘1+N’模式,即以农场为中心,联动包括联丰村农户、合作企业以及涉农创业大学生在内的‘N’方力量,共同编织资源共享、事业共创、利益共享的网络。”相思岭创客农场负责人黄俊波介绍,利用“1+N”模式承接项目化的农业生产和服务,立足于“相思岭创客农场”微信小程序客户端内消费者的预售需求,委托模式中的项目参与对象开展“预售+平台+预购”产供销一条龙闭环的产供销定制化生产,实现种植、养殖、营销、服务等全链条发展。
“线上只是我们发展项目的平台之一,村内优美山水田园风光,也吸引了不同群体来此实地开展研学实践、企业团建和乡村旅游。尤其是联丰村养蜂农户,看到农场吸引了这么多人流,纷纷想要加入农场,利用原有养蜂工具,开发养蜂主题课程,现场制作蜂胶唇膏等产品进行售卖,提高收入。”黄俊波表示。
除了养蜂主题课程,相思岭创客农场还孵化了工坊劳动创造体验、桑蚕主题研学等项目,让创意的成果在这里遍地开花。此外,农场还获得了“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形成村、企、校、研深度合作、“产学研创”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2023年,联丰村村财收入达20.73万元。
“下阶段,我们将持续利用好村、企、校、研四方资源。一方面,加强与联丰村合作,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农场规模,让更多的村民收益,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另一方面,计划利用现有的平台资源,盘活周边乡村传统民房改造成民宿,开展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和自然主题研学和劳动实践教育,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黄俊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