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土特产 走进大使馆

内容更新时间:2024-08-16 08:04:35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李煜晗  实习记者 陈舒凡

闽侯土特产  走进大使馆

郑成林(左)向伊拉克驻华大使馆政务参赞纳扎尔·马吉德赠送荆溪埔前线面。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能够被列为伊拉克驻华大使馆指定产品,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肯定,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8月9日,记者在荆溪埔前村村委会议室,见到了刚从北京回来的埔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成林,他正在和大伙儿分享此次北京之行的感想。

一碗线面  牵起浓浓情 

       不久前,郑成林化身“推介官”,带着荆溪“土特产”——埔前线面,走进伊拉克、也门、加蓬、智利等驻华大使馆,向各国大使推介当地的农特产品和风土人情。“这次能有机会,受邀走进各国驻华大使馆,展示推介家乡特产,我们觉得非常荣幸。希望让更多人认识闽侯,让世界了解闽侯。”郑成林说。

       在伊拉克驻华大使馆,郑成林用中文向伊拉克驻华大使介绍了埔前线面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文化内涵,获得了大使的高度认可和好评,并被选为伊拉克驻华大使馆指定产品。“线面又称‘太平面’‘寿面’‘福面’,与中国传统的‘福寿文化’息息相关,寓意美好吉祥。我们希望通过线面搭建起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将中华传统中这些美好的祝福传遍世界各地。”郑成林说,“交流过程中,我们也向大使介绍了闽侯厚重的人文历史环境,并邀请大使在工作之余到闽侯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八闽首邑的美丽和热情。”

       一碗线面,不仅牵起浓浓情意,更培育出一个大产业。在埔前村,全村有近两百户人家以制作线面为生,线面年产量高达1000多万斤,线面产业年产值超1亿元。为进一步打响“村面”品牌,埔前村两委还围绕“福”文化主线,设计了原创线面IP“宋朝小面匠‘阿福’”,开创小面匠系列文创产品,推出原创歌曲《埔前线面情》,受到了市场广泛认可。

       “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好‘一碗面’的文章,通过成立闽侯线面行业协会、打造埔前线面文化馆、发展线面电商直播研学基地等举措,进一步打响埔前线面品牌。”郑成林说。

山水荆溪  诚邀天下客

       山水荆溪、未来之城。近年来,荆溪镇依托天然资源优势,在关源片区,荆溪以关中金鱼、埔前线面、红色文旅等元素打造“福禄寿喜”名片,谱写山的文章;在向江面打造滨水复合功能带,发展水上运动户外游,向外展示了荆溪的多元魅力和无限活力。

       同时,荆溪还发挥省少体校、福建篮协、福建水上运动协会、福建橄榄球协会落户荆溪的属地优势,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截至目前,荆溪镇已成功举办2024年全国举重锦标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举重比赛资格赛、2024福建省“荆溪杯”汽车场地越野赛大型体育赛事、2023八闽“奇幻漂流”水上运动嘉年华、2024年闽侯县“海峡两岸”门球交流赛等赛事,着力打造运动、青春、幸福之城。

       广邀天下客,诚待世间朋。“埔前线面走进大使馆只是让世界了解荆溪的第一步,今后我们还将继续着力推广荆溪‘福禄寿喜’名片,让金鱼、青红酒,脱胎漆器、温泉等特色产品走向世界。”荆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夫文表示,“山水荆溪、未来之城。我们诚挚欢迎世界各地朋友,来荆溪走走看看,感受文化气息、体验生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