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这个村 很有“锡”引力
内容更新时间:2024-07-26 07:49:05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李煜晗 程钊 实习记者 陈舒凡
俯瞰洋里乡锡地村。程钊 摄
漆扇制作。李煜晗 摄
本报讯 体验锡造技艺、漫游有氧步道、寻访百年连理树、大王庙祈福……不用跋涉远方,市民在洋里乡锡地村就能体验到精彩纷呈的乡村文旅。
锡地村坐落半山之上,村内梯田茶山、古树林群、宗祠古厝和谐共存于山水之间,景色优美。近年来,村里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农文旅特色乡村。如今,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锡地村正以靓丽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挖掘内涵 重振新“锡”望
发展农文旅特色乡村游,目的不是昙花一现,而是长久绽放。如何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避免乡村建设“千村一面”是锡地村两委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锡地村的锡艺历史悠久,其锡艺制作可上溯宋代,但是随着时代发展,锡器逐渐被其他材料的器皿所替代,村里打锡手艺人数量也慢慢减少。”锡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连东介绍,为了复兴锡文化、打造特色农文旅,村里利用古厝翻新改造了锡艺馆。
锡艺馆位于村中央,其前身是一座占地2800平方米、有118间住房的连氏清代古厝。通过翻新改造,馆内不仅集中展示了村中打锡工匠打制锡制品的传统技艺和传承下来的古锡器工艺品,还设置了许多趣味性互动项目,打造集研学旅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游览示范点。
“我们希望锡艺馆可以为市民游客提供一个认识锡艺文化的窗口,让打锡技艺更好传承下去。同时,古厝也能得到有效使用,有利于今后更好地进行保护。”连东说。
串珠成链 “颜值”变产值
梯田茶山、古树林群以及“三面环山,两水归流”的乡村格局,让锡地村拥有靓丽的颜值;锡文化、五廉文化等丰富的人文内涵则赋予锡地村独特的气质;随着京台高速福建段于2015年底通车,从福州市区经高速到洋里互通再到锡地村,车程仅70分钟。亮颜值展气质,加上便利的交通,让当地以农文旅推动乡村振兴有了更大的底气。
“为了做精乡村旅游文章,不断扩大特色品牌知名度,我们以锡文化为主线,结合当地特色资源,‘串珠成链’打造了一条乡村研学精品路线。”连东说。
在锡地乡村研学路线上,每个研学点各具特色。锡地村村口,一株278年的樟树和一株254年的枫树,因其根系相通、枝叶相交,被称为百年连理树,至今仍吸引着许多年轻男女前往瞻仰祈福;五廉公园占地1500平方米,以廉为主题建设,是锡地村连氏清廉家风的具象化呈现;有氧步道蜿蜒于森林之中,漫步其间,空气沁人心脾,是放松身心的绝佳之地……
此外,还可以走进田间地头,体验摸泥鳅、金鱼垂钓、瓜果采摘等项目,感受别样乡野乐趣。“目前村里已接待了不少研学旅行团队,人气逐渐旺起来。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完善提升基础配套设施,引进民宿、特色种植等业态,拓展乡村体验项目,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让更多的村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增收致富。”连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