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会鼓楼
内容更新时间:2024-07-19 07:45:43来源:闽侯乡音报
■闽侯一中 高三12班 韩嘉玥
幸会鼓楼,福州的鼓楼。
幸会鼓楼,幸会她的“历久弥新”。
大凡历史名城,往往都会有一座巍峨入云的谯楼,矗立于腹地,设巨鼓报时,并以此为中心,形成大型的居民生活区,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竞逐繁华。福州的鼓楼和鼓楼区,虽然也是这般历史,却有着自己的美丽与传奇。
尽管那座被誉为“全闽第一楼”的古建筑已然消弭在历史的烟云中,但围绕着它而崛起于唐宋的城中之城,历经盛衰治乱,规模日炽,人文日昌,岁月雕琢其容,沧桑不改其志,到如今,洗尽铅华,风华正茂。
鼓楼区是闽都文化的发祥地,沉淀了2200多年的福州历史。她所辖的“鼓屏路—八一七北路”始终是福州的中轴线和历史文脉,福州六次扩城,古城7.4平方公里都在鼓楼。
鼓楼是福州一千年来未做迁移的“心脏区”,湖光山色,别具天地,广大精微,日新月异。
幸会鼓楼,幸会她的“山河交响”。
鼓楼的地势独特,西北高而东南低。外临白龙江,内揽西湖左海,名山大川如星棋错落,闪耀其间。
于乌屏三山鼎峙,冶山、五凤山、大腹山、金牛山也环列域中,苍翠连天,碧云万里。
榕荫傍水的安泰河,雅韵风流的白马河,纵横交错的五四河、华林河、龙峰河等20多条河流,与山岳互映生辉,相得益彰。
山护水,水润山,诗中画,画中诗,若是王维当年来过福州的鼓楼,一定能留下千古绝唱。
以格局井然的三坊七巷为起点,踏尽曲折宛转的青石板路,怡然信步,袖手漫游,不一会的工夫,便能“观榕鼓楼里,悠然见西湖”。好一株巨大的古榕树,老干参天,枝繁叶茂,不易生机,不负“榕城”;好一片如镜的俏湖水,波光粼粼,静若处子,湖上竞舸,四岸踏歌。清风徐来,草木翩舞,如诉如慕,令人多情,不愧是古今皆赞许的秀丽!如果是夜晚,千灯照映,湖岸相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我们大可以脚踩清光、凌波微步,荡尽烦恼,忘却尘嚣,沉浸式体验古典而经典的湖畔园林,这般的人间秘境与仙境,一定会让你别有一番意趣在心头。
鼓楼的水,不止可观,更可享。鼓楼是温泉圣地,她的摇篮里的福州人,足不出户,可濯甘露。
幸会鼓楼,幸会她的“人杰文昌”。
乌塔、白塔、朱紫坊等104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此,既是侯官文脉赓续的象征,更孕育出了无数非凡的人物。从冶山春秋园开始,璀璨文化,不拘一格。
自永嘉之乱以降,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盛唐肇创,王氏立国,宋明改制,近代开放,鼓楼区世家丛起、风云激荡,才人代有,名士辈出。三坊七巷更是走出了林则徐、王仁堪、蔡东藩、严复、方伯谦、林觉民、冰心等充满血性的榕城儿女。曾经几度探访林觉民故居,那篇让无数人潸然泪下的绝笔家书,响起的不仅是一位烈士的正气歌,更是福州人的家国情怀——爱得深沉。
幸会鼓楼,幸会她的“人间烟火”。
沿华屏路往东街口方向,漫步至鼓西路,四周密布的老社区,鳞次栉比的老店铺,让整条街萦绕在浓郁的生活气息中。这里美食老店云集,又比邻达明路美食街。在此间悠悠行走,随着人潮汹涌,不知不觉一路向西,吃鱼丸,品佛跳墙,逛公园,听闽剧,再泡泡温泉按按摩,方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福州人对生活的态度:有热情,因热爱。
不囿于城市繁华,立足在自然生态,沉淀了千年文化,酝酿着崭新的生活。不造作,不折腾,自觉地传承“敬天爱人”的古朴民风,沉醉于人间烟火,活得认真,岁月静好。这是一片让我流连忘返的福地——福州的鼓楼!
幸会鼓楼,身为新世纪的中国少年,未能生于斯、长于斯,却可在此游历、在此传承,幸甚,荣焉!
点评:作为一篇游记散文,小作者既做到了神不散——主旨明确,也做到了形不散——结构严谨,既洋溢着丰沛的情感,又体现了别具匠心的谋篇布局,可见小作者为了让文字“活”起来,耗费了不少心力。
指导教师:张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