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新增专利授权1979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625件 位列全市第一

内容更新时间:2024-07-12 07:54:40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李煜晗 

       本报讯 今年1至4月,全县新增专利授权1979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625件,均位列全市第一……这是一张亮眼的“成绩单”,也是我县加速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发展的生动注脚。

       知识产权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我县以促进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导向,加速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走进位于闽侯经济发展中心园区的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各类“高大上”的高精尖产品琳琅满目。

       “这款浮雕光栅产品是基于我们去年9月授权发明专利技术推出的新产品,采用了前沿的纳米压印微纳加工技术,相较于传统泛半导体光刻加工的高成本,纳米压印技术能实现较低成本的可复制性批量化生产,并能保证产品的纳米级精度和分辨率要求。”公司总工程师黄木旺介绍,去年公司共有激光直写物镜、机器视觉镜头、微阵列透镜等22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车辆驾驶、泛半导体、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其中车载镜头、机器视觉镜头等特种定制类镜头已实现超亿元的产值。

       在黄木旺看来,企业取得专利创新成果的背后,离不开闽侯这片沃土的培育。近年来,我县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进一步提高创新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能力。目前已累计培育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5家、省级39家、国家级优势企业18家,国家级示范企业2家(含高新区)。2022年8月,闽侯县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县。

       此外,我县还依托福州大学城高校、科研院所区位优势,搭建校企、研企科技成果交流转化平台,进一步激发知识产权创新活力。目前已建有福建工程学院“国家和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福建师范大学“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福州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福建农林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成立知识产权指导工作站,打通知识产权服务“最后一公里”;开展“铁拳”“蓝天”等知识产权保护专项工作,严厉打击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领域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积极对接“知创福建”福建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及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闽侯分中心,举办多次知识产权创造及运用等线上线下培训会……一项项举措,一场场活动,汇聚力量,不断为我县知识产权保护“加码”,为创新驱动发展“筑基”。

       “下阶段,我们将持续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水平保护、高效益运用,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着力激发创新活力,用创新创造更好驱动高质量发展。”闽侯县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