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裕端:在首邑大地孕育科技之花
内容更新时间:2024-07-12 07:48:37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陈枫 陈何畏
徐裕端(左一)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陈枫 摄
三十年来,他用杰出的专业特长锻铸出学校的科技特色,以拳拳的赤诚情怀浇灌出学生的科学精神……他就是闽侯县级高层次人才(G类)、中共党员、福州市骨干教师、县实验中学劳技教师徐裕端。
从教以来,徐裕端一直扎根一线教学,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模型竞赛,取得“十八金十九银九铜”的好成绩,并先后荣获“闽侯县十佳教师”“福州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福建省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
立足本职 孕育科技之花
人形机器人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易拉罐火箭、仿真“大火箭”、遥控模型飞机在他操控下一跃升空……这些都是徐裕端平时在各类科技活动上为孩子们带来的表演缩影。
在日常劳技课堂上,徐裕端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将航模实践制作中含有的技术要领与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潜移默化渗透进劳技课堂,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领略科技魅力。“第一次看到徐老师来县实验小学的航模表演,我便爱上这一学科,从此航空航天梦的种子便在我心里悄悄萌芽。在徐老师的培养下,我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去探索浩瀚宇宙,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县实验中学学生张沐鑫说。
多年来,徐裕端经常组织带领学子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要想让学生在科技竞赛中脱颖而出,徐裕端要对每一个项目的比赛规则理解透彻,且要花费足够多的时间去琢磨操作要点,才能在竞赛中做到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
在他的指导和影响下,县实验中学学子在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竞赛中频传佳绩;学子魏子彧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潘愉楷成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优秀硕士研究生;2013至2015年,县实验中学被授予“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校”“福建省航空科普教育示范学校”。
徐裕端长期坚持开展的航空航天模型科技竞赛及各项科技活动,成为县实验中学传统科技项目,让首邑大地上孕育出了欣欣向荣的科技之花……
发挥特长 模范引领成长
“我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更多的老师参与科技活动、更多的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多年来,徐裕端努力践行着这份初心与使命。
一线教学与科技竞赛辅导实践,让徐裕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次在省、市、县组织的科技辅导员航模培训班上承担教学任务,积极培养年轻教师投身科技教育事业。同时,为了让更多学生感受科技实践活动的魅力,徐裕端还借助闽侯县科协公共文化校园行平台,积极深入闽侯县各中小学校开展科技送教活动。如今,航模活动已成为我县各校的传统科技项目。
此外,徐裕端还完善了《航空航天模型的制作》等校本教材的编写,其中“普及型弹射模型飞机的制作与调整”“手把手教你制作调整竞赛型弹射模型”等篇章还陆续发表在全国知名期刊《航空模型》杂志上,向全国航模爱好者推广自己的教学经验。
三十年如一日,徐裕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执着坚持着对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教育,生动诠释了一个人一辈子专注研究一项事业的高尚境界。“未来,我将继续坚持传承航天精神与侯官文化宝贵精神,以侯官杰出科学家的事迹与精神教导学子,为新时代国家建设输送优质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徐裕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