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尝文言苦 复品味尤甘
内容更新时间:2024-07-05 07:46:53来源:闽侯乡音报
■闽侯一中 高一崇德班 余乐妍
文言文在教材与考试中并不少见,在学子们潜心研读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反对文言文的声音。而余以为,文言初尝虽苦闷,但复品味甘润人心。
文言之苦,是字句不解,语义不通,渺渺历史烟尘掩盖住它熠熠生辉的本色。文言味甘,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苦闷是甘甜的必经之路,甘甜是苦闷的无穷回味。熬过初品尝苦时,方可豁然浴甘霖。
初学文言,不止步于苦。“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大多数对文言文的批判,从根源上来说都是因为他们止步于苦,在粗略阅读后就以片面极端的眼光看待文言文。或说,现代佳作已足够,何须自讨“苦”吃去品文言文。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沉淀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不可衡量的财富,是白话文之基,现代文之根。季羡林老先生曾言,“你脑子里没有几百首诗词,几十篇古文,写文章要想出文采,那非常难。”之乎者也,魅力不减,倘若仅因乏味就定义文言深刻的内容,止步深入,批判抹黑,那又何谈成一番伟业呢。
拨开苦的外表,探寻甘的本质。文言文不一定导向外在的成功,但一定指向内在的丰沛。或曰文言文为古物,不适用于现代,没有用处,甚而有言五四运动早已反对文言。此乃大错。五四运动反对的是封建道德礼教,是文言中的糟粕,文言的精华早在现代社会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师者向孔子学习教育之道,因材施教;学子贯彻闻鸡起舞的精神,刻苦学习;医者将《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作用于现代医疗;农者从《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中不断汲取智慧……现代社会,无处不有文言文的身影。文言文之回甘,犹如在迷茫之时寻得一眼清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内在的丰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无论如何,这丝甜味是终生受益的。
学习文言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量的积累与时间的沉淀,待解其意,寻其本,润己身,涓涓细流终有一日会汇成磅礴的伟力。以苦为路,走向甘的大道,以甘为靶,躬耕不缀,行路不止。
振衣千仞岗,濯足碗里流。生于新时代的我们,应尝尽文言之苦,回味文言之甘,在文言的熏陶下学做事,学做人,同文言中那些过往的仁人志士一起,为国家之复兴贡献绵薄,以求“书于竹帛、垂名青史”。
点评:本文旨在挖掘文言文的魅力所在,文章标题即巧妙地勾勒出作者对学习文言文的感受:初时或许苦涩,回味却甘甜悠长。作为一篇议论文,观点明确,结构严谨,文笔流畅。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所展现出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鼓励着每一位读者去发现并享受传统文化之美。
指导教师: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