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沃土结硕果 教育惠民谱新篇 ——闽侯县教育发展事业综述
内容更新时间:2024-07-05 07:41:09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李煜晗
在县实验中学航模兴趣小组,孩子们在老师引导下拼装模型。吴婧 摄
竹岐中学新校区。陈堡 摄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及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项目。林双伟 摄
出台《闽侯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实施6大攻坚行动29项举措;谋划实施教育项目53个,总投资65.43亿元;全县省级名优骨干教师20人,市级296人……一组组亮眼数据、一项项务实举措,映照出我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足迹。
近年来,我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建强师资队伍、提升教育质量,全县教育事业正大步迈向新台阶。
增学位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今年9月开学,闽侯县第一中学白沙校区将迎来首批高一学子。闽侯县第一中学白沙校区设置在白沙初级中学原址,规划办学规模为18个班,每年可提供324个高中学位。
闽侯县第一中学白沙校区投用是我县提供优质教育学位和资源、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加快补齐教育短板的具体行动之一。2021年以来,我县共谋划实施教育项目53个,总投资65.43亿元,其中建成投用七里学校、县进修校附属中学等26个项目,增加学位13325个,在建三实小、二附小等7个项目,可增加学位6210个。此外,通过扩容增班、资源整合、试点创办综合高中等方式,增加普通高中学位2513个,普高供给率较2021年提高26个百分点。
“有学上”,更要“上好学”。为促进区域优质均衡发展,我县持续深化教育集团化办学,目前全县共组建教育集团31个,涵盖169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实现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全覆盖。同时还加快优化集团办学设置,充分发挥优质集团“孵化器”作用,拟孵化红峰小学、七里学校、东南学校、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作为新教育集团龙头校。
优环境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时下,走进竹岐中学新校区,整齐的教学楼、完善的教学设备、美丽的校园环境……处处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去年9月,竹岐中学新校区建成投用,在原有的旧校区基础上扩增26.05亩,建有教学楼、体艺楼、田径场、多功能教室、合班教室等,教学设施全面升级。
一校之变,窥见全域。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启动“旧校换新”工程,完成闽侯一中、闽侯四中、大湖中心小学等16个项目建设;深化智慧校园建设,目前已建成智慧校园试点6所、智慧课堂159间;加快乡村小规模学校宽带提速及网络改造工程,大池小学、古洋小学等18所村小已全面改造完成。
2021年4月,青口沪屿小学获中央电教馆“成语中国”微电影征集展播活动的优秀组织奖;2024年5月,县教育局与闽江学院及高新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比特智教”系统,入选第七届中国数字峰会典型示范案例……如今,在信息化硬件的有力支撑下,数字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为闽侯教育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强师资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名师出高徒”,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想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引路人”队伍的素质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县通过创新学科工作室建设、实施教师梯队培养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优质教研员队伍等举措,不断提高“引路人”队伍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目前,全县已建成高中、初中、综合和小学4个组(学段)29个学科工作室,共有省级名优骨干教师20人,市级名优骨干教师296人,县级名优骨干教师573人。
此外,我县还依托闽侯“科研协同创新基地(校)”“教育科研实践基地”“学前教育科研基地”“科研实践创新基地”,进一步深化与省教科所和全省其他教育科研基地的交流合作,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质量提升;细化校地合作共建,借鉴“侯官少年营”办学模式,强化与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师专合作,在甘蔗、青口、上街等地开办“侯官少年营”,持续壮大“强基”工程后备人才队伍、名优骨干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