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樟树飘香时 桃李芳菲满园春

内容更新时间:2024-06-28 07:58:38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林若野 陈堡

来日樟树飘香时  桃李芳菲满园春

俯瞰闽侯县实验小学。县实验小学供图

来日樟树飘香时  桃李芳菲满园春

实小“百人非洲鼓”练习,“点亮”课间生活。陈堡 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为打好学习基础的根本时期,小学教育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在闽侯,有这样一所以“博爱、博学”为校训,以严谨的教风带动良好学风的学校——闽侯县实验小学。

       “在这里,孩子们如同一棵棵树苗,扎根本土,向着艺术寻美的方向,抽枝长叶,直至枝繁叶茂。”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林秀芳说。


以“美”滋养   春风化雨桃李芳菲

       闽侯县实验小学创建于1951年,是一所浸润着侯官文化和昙石山文化的公办小学,如今成立县实验小学集团,拥有本部、昙石分校、关口和榕岸等四个校区。实小本部环境优雅,设施完善,处处洋溢着艺术校园文化气息。

       底蕴丰厚的县实验小学,是师生们快乐成长的沃土。学校施行分层培训,实行研训一体,现有正高级教师1名,特级2名,副高21名,省市县学带、骨干教师等49人。数年来,师生们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摘金夺银,成绩斐然: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读书育人特色校”“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基地校”“福建省教育科研实践基地”“福建省科技基地校”等荣誉称号。

       “我校教学成果《‘三韵’教学促升音乐素养的研究与实践》获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福建省特等奖、教育部二等奖;信息化应用教育案例《城乡有隔‘云’为渡 课堂同步‘网’作媒》入选2019年度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学校连续三届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并获得两届‘省文明校园’称号。”县实验小学党总支部书记张进勇说。


以“美”融通   美学元素促进身心发展

       协同发展,是时代旋律;优质均衡,是民心所向。正是基于这种定位,县实验小学以“艺术点亮心智,文化成就品行”为办学定位,以美育促进五育并举,并依托环境熏染、课堂渗透、课题研讨、课程开发、资源拓展等途径,以美育德,文以化人,探索出了“文化引领——艺术熏陶——匡正言行——成就品行”的艺术育人路径,成就自己的育人之道。

       走进六月的实小校园,课间时分,同学们三五成群,走过“小桥流水”,步入古色古香的“吟诗廊”,柱子上木刻的古诗词百余首,让孩子们抬头可观,低头可诵,俯仰之间自有一番诗意。

       行知园是劳动实践基地,可栽花、种菜、养鱼,观节气变化。先行广场、六艺楼博学园……一景一物无不育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艺术教育,不能窄化为音乐美术教学,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林秀芳如此说。


以“美”赋能   艺美教育撬动“五育”杠杆

       小学各学科中均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把艺术教育与小学各学科整合,不仅能极大地丰富美育的内涵,拓宽美育实施的途径,并能获得很好的美育效果。

       在实小的校园中,师生们在语文课上享受文采之美,在数学课上发现规律之美,在英语课上感知音意之美,在体育课上锻造人体之美,在音乐课上陶醉韵律之美,在美术课上捕捉线条之美,在信息课上分辨虚拟之美……艺术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以美启智、以美育德、以美健身,已经成为学校的常态。

       为突显学校“艺术育人”的特色办学,学校因地制宜,让教师各展其趣、各显其能,开发艺术校本课程,以“千人齐韵”“百人纷呈”“传统项目”为主线,自编了多套校本师生韵律操,开设了近百个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社团活动项目,组建了“百人葫芦丝”“百人非洲鼓”“百人拉丁”以及管乐队、足球队、合唱队等。学校还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联合光明日报社举办“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暨“品读书本人物节”等,为师生搭建才艺展示的平台。

       “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党建领航,立足美育带动五育并举,在扎实基础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美养德、以美育人,进一步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张进勇如此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