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保家国 气作山河留忠骨

内容更新时间:2024-06-21 07:58:55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林若野 陈堡

       闽侯县大湖乡北通古田县城,东南达省城福州,旧时是福州直通京师的必经之路。80多年前,一场福建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最辉煌的战役——大湖战役在这里打响,击毙日军300余人。此役后,日军再不敢深入福州内地,极大鼓舞福建人民的抗战热情。近日,记者来到大湖乡,再次探寻那些与这场战役相关的故事。

万众一心保家国  气作山河留忠骨

大湖抗日英雄记念塔。陈惠 摄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他们值得更多人铭记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中华醒狮,威震东瀛,功昭日月,壮我山河……”在大湖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室里,孩子们正在合唱的这首校歌《仰望》,就是为83年前大湖抗日阵亡将士而歌。在距离学校不远处的浮岛山上,有一座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塔墓。

       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湖战役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塔墓里埋葬着272名在大湖战役中壮烈牺牲的战士。郭志雄、庄天河、叶菁……这些英烈正是孩子们的歌声中用鲜血和生命抗击日寇、保卫家乡的抗日英雄。站在塔墓前,轻抚着碑文上烈士们的名字,80多岁的大湖乡文化站原站长陈扬墘老人双目写满了哀伤。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这些烈士的爱国情怀值得让更多人铭记。”秉持着这样的心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陈扬乾自发地挖掘、保留与大湖之战相关的事迹,并多方奔走呼吁。在各级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1999年促成了大湖抗日英雄纪念塔的修复重建,告慰了战役中埋骨于此的272名烈士之英灵。


军民联手击日寇  惨烈战斗歼敌300余人

       在大湖战役遗址中,最能直观反映这段历史的莫过于志雄关遗址,“志雄关原为宋代五县寨关隘寨上关,为纪念郭志雄烈士而改名为志雄关。”志雄关下,陈扬墘将志雄关的来历娓娓道来。

       历时三天三夜的大湖战役,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很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六位南安爱国地下党入伍的战士庄天河,叶菁,谢振群,吴聪溪,陈柳波,蔡祥云也加入到这场战役中,其中两人牺牲在战场上。“当时这支队伍里不但有归国青年华侨,有地下党成员更有不少村民自发加入其中。战斗过程中,队伍经常要在黑夜转移,战士们不熟悉道路,当地村民刘孝蒙、刘孝城、刘孝豹、刘友凤等人主动站出来充当向导,他们也都是后来大湖游击队的主要成员。”陈扬墘说。

       最终这场战役以中国军队伤亡200多人为代价,使日军遭受了入侵华南以来最惨重的失败,极大地鼓舞了福建人民的抗日斗志。1943年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塔墓竣工,当时中国最高抗战统帅蒋介石为这群英雄亲笔题字,赞誉他们的胜利“气作山河”。20世纪90年代,闽侯县还以大湖战役的史实为蓝本,拍摄了四集电视连续剧《大湖之战》。

       “气作山河”“功昭闽海”的大湖战役已经成为历史,但不忘历史,铭记那些为抗击日寇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正是当下享受着和平的我们,应该坚守的操守和原则。只因,今天的一切,都有赖于千千万万个英雄们的奋斗!

万众一心保家国  气作山河留忠骨

大湖抗日英雄纪念塔公园。林若野 摄

万众一心保家国  气作山河留忠骨

志雄关。林若野 摄

万众一心保家国  气作山河留忠骨

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塔墓顶部,有蒋介石亲笔的“气作山河”题字役遗址被公布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堡 摄

万众一心保家国  气作山河留忠骨

2001年,大湖战役遗址被公布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林若野 摄


参与战役的先烈  多为闽南及南洋华侨子弟

万众一心保家国  气作山河留忠骨

陈扬墘介绍寨上关(今志雄关)的历史。林若野 摄

万众一心保家国  气作山河留忠骨

志雄关的基础用石块垒成。林若野 摄

      采访中,记者随着陈老伯的讲述,“回到”了80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41年春,为切断中国的海上运输,日军发动了代号为C4的“福州战役”。当年4月21日,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从连江、闽江口、长乐等地登陆,很快占领了福州及其临近4县的大片土地。5月21日晚,占领福州的日军试图经过大湖深入闽中腹地,企图占取战略要地南平,进而直捣中华民国福建临时省府永安。危急时刻,国民党第十三补训处装备团组织兵力在这里抗击日寇。

      装备团的兵员许多来自“学兵大队”,这支队伍乃是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春,闽籍将军李良荣在南平成立的国民政府“军政部第十三补训处”下辖的队伍,由福建各地招考选拔的爱国知识青年和东南亚华侨选送的抗日爱国侨青组成。故而,学兵大队也有“福建兵团”和“闽南子弟兵团”之美誉。当时,南洋各地华侨团体爱国抗日热情高涨,陈嘉庚先生时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南侨总会)主席,也积极为爱国华侨青年回国抗日提供支持。

      “兵员来自学兵大队的装备团,最大的特点就是华侨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陈嘉庚先生保送回国从军的爱国青年。他们千里迢迢从南洋归来,就是要和祖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日寇。”陈扬墘说。

万众一心保家国  气作山河留忠骨

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塔墓位于大湖乡浮岛山巅。陈堡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