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蜱虫病”高发 野外游玩需注意
内容更新时间:2024-06-14 07:42:29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陈秋霞 通讯员 陈颖
本报讯 日前,闽侯县总医院儿科收住一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病)的患儿。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目前该患儿已痊愈出院。
该患儿男,5周岁,以“发热、咳嗽2天,抽搐1次”为主诉入院,入院前最高体温达41.0℃。经查体发现头顶部有虫体嵌入皮肤。追问病史了解到,该患儿1周前有野外游玩史,通过外科会诊,确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病)。确诊后,医生对该患儿进行头皮切开去除虫体+缝合术,手术顺利,患儿情况稳定,不日痊愈出院。
闽侯县总医院儿科医生介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高发于每年的4-10月份。“蜱虫病”人群普遍易感,以从事田间野外劳动的农民为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该病潜伏期1-2周,主要症状为发热伴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及食欲减退,以及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因临床症状与感冒相似,容易发生误诊。闽侯县总医院提醒广大市民,目前正是“蜱虫病”的高发时期,外出活动等要避免感染,发热时尽快去医院就诊,排除“蜱虫病”,避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