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三千公里的"双向奔赴“

内容更新时间:2024-05-31 07:49:21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林若野 陈堡

跨越三千公里的"双向奔赴“

在古村感受华夏的传统文化。林若野 摄

跨越三千公里的"双向奔赴“

身着汉服徜徉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林若野 摄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行千里,抵达逻些城(今拉萨),吐蕃使臣持幡列队,数人双手紧握于胸前,恭迎公主……这幅绘制于清代,珍藏于布达拉宫内的壁画,向世人展示了唐代汉藏民族交流相融的历史性一幕。

       如今的汉藏交流,早已经不限于雪域高原,友谊的“格桑花”亦盛开在距离西藏三千公里外的八闽首邑。5月28日,在闽侯县挂职交流学习的五名藏族干部,来到徐家村古村落风貌区拍摄快闪,感受华夏的传统文化,促进汉藏文化融合,并与记者展开交流,讲述作为“新闽侯人”的日常故事。


交融:让汉藏文化“同频共振”

跨越三千公里的"双向奔赴“

次仁拥宗了解旗袍文化。林若野 摄

跨越三千公里的"双向奔赴“

“飞越”三千里的藏区女孩尼珍。林若野 摄

       “我们来闽侯挂职的五名藏族干部,都来自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4月19日,我们到达长乐机场,闽侯县委组织部特意派专人专车将我们接到县里,还为我们安排了人员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关心我们的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当天,赴闽侯挂职干部组组长伍呷如是说。

       令伍呷感动的是,来到闽侯一个多月以来,他接触到的干部和群众,大多对雪域高原很好奇,抱着一种纯粹地欣赏。“我的家乡昌都,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藏族有着‘康巴人’的称谓。因为地域的优势,自古以来,昌都地区接触了汉、藏、白、彝、纳西等民族文化,汲取吸收了其中的精华部分,形成了多元的康巴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和底蕴。”伍呷说。

       采访中,伍呷也表示,挂职期间,希望可以将藏区美丽的风光、丰富的文化推介给更多的闽侯人。


生活:第一眼就对闽侯“心向往之”

跨越三千公里的"双向奔赴“

人面桃花相映红。林若野 摄

跨越三千公里的"双向奔赴“

坐而论道,畅谈工作生活。林若野 摄

       “我们处于离蓝天最近的地方,拥有最纯洁美丽的雪域风光,但高原地带生态环境复杂,植被稀少,来到闽侯,第一眼看到这里的绿水青山,我就‘心向往之’。”提及对闽侯的初印象,挂职闽侯县融媒体中心的罗琼感慨不已。

       罗琼告诉记者,昌都市平均海拔在3600米左右,距离闽侯县超过三千公里,坐飞机到长乐机场最快都要四个小时。刚到闽侯县时,罗琼有些“醉氧”,加上西藏的作息和内地“不同步”,他嗜睡了好几天,在挂职单位同事的帮助下,才一步步适应了下来。

       “我原先在网信办工作,到闽侯县融媒体中心后,接触了一线的新闻采访和报道,让我获益良多。未来,我希望可以将在此学习到的经验带回去,为家乡新闻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昌都市地处藏川交界,与四川省的德格、白玉、石渠、巴塘四县隔江相望。饮食习惯偏辣,主要以糌粑、酥油、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蔬菜种类不多。

       身为一名喜爱美食的老饕,对于伦珠多吉来说,来到闽侯县就仿佛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我们的宿舍在滨江商务中心,楼下就是食堂。虽然闽侯县的饮食口味偏甜与咸,但我觉得很可口。特别是这儿可以吃到在西藏少有的海产品和水产品,还有品类丰富的蔬菜,令人分分钟感觉到‘幸福满满’。”伦珠多吉笑着说。


使命:希望成为两地交流的“桥梁”

跨越三千公里的"双向奔赴“

化妆间隙。林若野 摄

跨越三千公里的"双向奔赴“

伍呷在体验短剧拍摄现场。林若野 摄

       “我们还是习惯吃辣,不过幸好这里有‘老干妈’,搭配着吃饭特别香!”话音方落,一旁的次仁拥宗和尼珍忙不迭接茬。这两位藏区女孩在闽侯不过月余,行程已经踏遍了首邑多个乡镇,但她们最喜欢的旅游景点还是地处竹岐新区的闽越水镇。

       “闽越水镇晚上的灯光秀令人十分震撼。还有《寻梦·千年闽越》水秀视觉演出也十分惊艳,这场演出以水为幕,探寻千载闽越的悠远文脉,让我们在观赏了解了福州地区的历史风情和文化。同布达拉宫的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相较,可以说是各具特色。”尼珍说。   

       记者了解到,这五位藏族青年最大的是“96后”,最小的才不过21岁,此次他们和另一位出身于上街镇的汉族同事一起来闽侯县挂职交流半年。在闽侯期间,6名干部传承老西藏精神,积极参与工作,交流学习先进的经验,为彼此的进步感到喜悦。今年10月,他们预计将返回西藏,用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来建设家乡。

       “感谢党和国家给我们机会来到这里挂职学习,我们会以更好的姿态投身工作,进一步汲取经验,为搭建闽侯、八宿两地友好沟通的‘桥梁’,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伍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