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焕新添动能 塑造新质生产力
内容更新时间:2024-04-05 08:50:37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吴婧 余圣建
太洋金属不断扩大技改投入,引进先进设备 。吴婧 摄
本报讯 焊接机器人精准对点、自动化冲压机高效运转、搬运车辆往来不停……4月1日,福州太洋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洋金属)车间内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今年以来,该公司订单暴增,全体员工正铆足干劲忙碌赶生产。
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当下,闽侯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太洋金属的蓬勃景象正是闽侯各类企业技改投入不断扩大,发展动力持续增长的生动缩影。
科技赋能 “制造”变“智造”
太洋金属位于闽侯县经济发展中心园区。公司专业从事汽车、办公设备、电子产品等行业冲压模具及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优秀的模具设计开发能力、模具制造技术和精密冲压技术。近年来,该公司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着手新能源汽车电池框架配件的研发生产。凭借技术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产品供应东南、吉利、上汽等汽车厂家。
在太洋金属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生产线上6台近三层楼高的大型冲压机排成矩阵,工人在机器之间有条不紊传递和摆放,一块块钢板经过快速运行的冲压机,转瞬间变成车身零部件。“为了进一步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公司于去年引进这条大型冲压6连生产线。目前,这样的6连生产线在福州市内还属首家。该生产线可一次性成型生产出长工序(6序)模具件,效率更高、品质更佳。”太洋金属总经理郭玉振介绍。
“传统”不“传统”,不看产业,看的是技术和工艺。去年起,太洋金属加快了智能化改造步伐,已相继投入改造资金数千万元,通过科技化赋能,让冲压、焊接等工艺均有了极大提高,公司正逐步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飞跃式发展。
持续发力 创新添“动能”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一直以来,太洋金属始终重视研发投入,先后引进三坐标测量仪、拉力测试仪、2.5d影像测量仪等实验设备,不间断进行轻量化成型技术、高强度材料成型技术等契合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技术探索和储备。同时,加强产学研深度联合,与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长期合作,借力高校智慧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今年,我们还将实施‘机器人换人’技改项目,在冲压生产线上引入8台以上机械臂取代人工完成物料传递和摆放工作,进一步提升生产效能。届时,如今由15人组成的生产小组将大幅缩减为2人巡检小组。”郭玉振表示。
“今年以来,公司订单量始终处于饱和状态,车间实施三班倒,‘人停机不停’,机器设备24小时持续运转。圆满完成一季度‘开门红’,预计今年产值将比去年翻一番。”在生产技术不断提升的“加持”下,郭玉振对自己的产品满怀自信,也对市场充满信心,“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加大研发和技改力度,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