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彩”绘人生 巾帼绽芳华 ——访“全国三八红旗手”上官俊华

内容更新时间:2024-03-08 08:06:28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李煜晗 程钊

“漆彩”绘人生  巾帼绽芳华 ——访“全国三八红旗手”上官俊华

正在创作的上官俊华。李煜晗  摄

      本报讯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优秀人才“百人计划”技能大师、国家一级技师、2020八闽工匠年度人物、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从事漆艺设计40多年,在上官俊华身上有诸多“标签”。而最近,她又有了一个新“标签”: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

      “能够得到这些荣誉是我的荣幸,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上官俊华说。

深耕漆艺领域为奥运呈现大匠之作

      亮丽的色泽、精美的图案、细致的画工……位于荆溪镇的上官俊华作品展陈室内,陈列着她过往的优秀作品。这些琳琅满目的作品背后,是上官俊华数十年如一日的匠心坚守。

      上官俊华自幼喜好绘画。1978年,她进入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从事脱胎漆器绘画工作。期间,她多次参与广交会展品的设计,制作的产品不仅好评如潮,还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中斩获荣誉。而后,上官俊华又考入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原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漆器专业,通过系统学习,逐步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审美体系与艺术风格。

      1993年,上官俊华投身创业大潮,与人合伙在荆溪镇创办了福州黎明脱胎漆器厂。经过努力,企业成为行业翘楚,奥运会、世博会的漆艺礼品盒都是由这家企业制造的。“创业多年,虽然事业有所成就,但我也逐渐意识到福州漆艺产业发展面临着人才大量流失、传统技法悄然失传等问题。2014年,我决定退出对工厂的经营,全身心投入到漆艺作品的创作中。”上官俊华说。

复原古法技艺  向世界递出中华名片

      福州的脱胎漆器有200多年的历史,运用到多种髹饰技法。薄料淡彩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薄料淡彩技法由脱胎漆器创制者沈绍安家族首创,将金箔、银箔等研磨成泥状,薄施于器物表面,呈现出千变万化、富丽典雅又不失清新雅致的色彩。

      “在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工作时,我曾看到这类作品,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当时想,重新创作就要做这种漆器。”上官俊华说。为此,她走访老一辈艺人以及曾经脱胎漆器厂的同事,收集“薄料”技艺资料,不断研究和完善,成功“复原”了几已失传的薄料髹饰技法。

      《林亭消遣图》获国内工艺美术设计行业顶尖赛事“百鹤杯”金鼎奖;《四季山水》四联屏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金漆彩绘《晚宴图&茶宴图》脱胎梅瓶获福建省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入行40多年来,上官俊华用一件件流光溢彩的作品,打响传统脱胎漆器的髹饰技艺的名声,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级金奖,部分作品还入选外交部国礼,向世界传递出一张中华文化的闪烁名片。

潜心传承技艺热心教育与妇幼工作

      2018年,上官俊华成为了非遗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薄料淡彩”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她看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现在学习这门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甚至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希望能尽我所能为这个行业的发展作点贡献。”上官俊华说。

      为更好地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上官俊华与高等院校进行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利用现代科学的方式对“薄料”进行分析,使脱胎薄料技艺有了精准的配方数据。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文旅项目陕西汉中文化博览园的汉代博物馆主殿和山东曲阜尼山圣境孔子大学堂大型漆画的设计和制作,使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在国家级艺术殿堂有了一席之地。

      在潜心创作的同时,上官俊华还十分关注文化教育、妇幼等工作,并兼任荆溪镇妇联执委。她每年定期走进校园,义务开展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公益课程,让更多学生参与到传统技法的创作中。同时还多次向福建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捐赠,帮扶困难的妇女儿童,累计捐款近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