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守匠心 与木为友雕古今

内容更新时间:2023-11-10 09:45:56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李煜晗 陈世荥

40多年守匠心  与木为友雕古今

叶依钟对待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李煜晗 摄

       本报讯 11月8日一大早,叶依钟便来到位于福州市中心一处木构架建筑,清点木料、检查工具、查看图纸……在铺满木屑和各种工具的工作台前,他轮番对木料进行切割、打磨,或大开大合,或精雕细琢,每一个步骤和动作都娴熟无比。

       现年59岁的叶依钟,来自祥谦镇卜州村,是一名木作修缮守艺人。“从小就对木工很感兴趣,所以17岁那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去拜师学艺,跟着大义村后街的陈钟祥师傅学习木作修缮这门技艺。学了两三年后,又跟着陈振和师傅学习。”叶依钟说。

       木作修缮工艺,是一门独有的技术,也是建筑常用的技术,这其中分为大木作与小木作。大木作是指制作安装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如柱、枋、斗拱、梁、檩等)。大木作的施工大致可分为五个程序,其中有下水高(画丈杆)、制作构件、展拽等工序。小木作是指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非承重木构件(如门、窗、天花、藻井、隔断以及装饰雕花件等)的制作和安装,可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

       “古建修缮中,第一步最重要的是‘下水高’,‘下水高’就像整个船只上的舵手,掌握着整个建筑的基础高度尺寸,基本就等于整个古建筑的尺寸都在这一个‘水高里了。”叶依钟说,古建修缮技艺工序繁杂,每一处都要细致入微,完成一座古建修缮至少要六到八个月。

       与古建筑“打交道”的过程中,叶依钟也有着自己的坚守。“我们遵守一个原则,就是修旧如旧,修缮中以结构安全为主,在保留和保护好古建筑本身的风格和各个细节的同时,我们将尽可能保存各种历史价值载体,让古建筑重新焕发生机。”叶依钟说。

       从17岁开始拜师学艺,叶依钟一干就是40多年,期间修缮过上百座古建筑。鼓楼朱紫坊、永泰凤凰寺、长乐守里街等古建修缮项目,都有他的汗水。“干一行、爱一行,我始终热爱木作修缮这门手艺,会一直坚持做下去。”叶依钟说。

       如今,叶依钟的儿子叶晓明也加入了木作修缮行业,父子俩共同接力守护传统古建筑。“希望未来有更多热爱木作修缮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将手里的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也将文化的守护精神传承下去。”叶依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