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家船”上的疍民,现在怎么样了?

内容更新时间:2023-09-15 15:37:07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林若野/文  王立强/摄

“连家船”上的疍民,现在怎么样了?

俯瞰新岐运输社。

“连家船”上的疍民,现在怎么样了?

船上人家。

      他们终生漂泊在水上,以舟为居,以渔为业,拥有独特的习俗和文化,被称为疍民。在旧时的闽侯县,疍民多居住在各乡镇(街道)的沿江地带,是水上经济和运输的主力军。

      县域曾有十个运输社,是昔年闽侯经济的有力支柱。传统的疍民终生居船,他们将多艘舢板、小船连在一起,既是住所也是生产的工具、场所,被称为“连家船”。

“连家船”上的疍民,现在怎么样了?

龙祥岛岸边的渔家。

“连家船”上的疍民,现在怎么样了?

新岐运输社办公楼。

“连家船”上的疍民,现在怎么样了?

新岐运输社造船厂。

      彼时,疍民们在船头生产劳动,在船舱休息、待客,并以之存放物资,不少疍民还会在船尾饲养家禽。在早年间的江畔,此类场景几乎随处可见。陆运并不发达的那个年代,疍民们几乎承担了闽侯县域内的物资、人员运输的重担。

      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新岐运输社,主要从事水上运输业务,社内还曾建有能修补木帆船的造船厂,供应丰富的食堂,可以容纳80户家庭的宿舍等建筑,是闽江中下游规模较大的运输社之一。巅峰时期,新岐运输社有职工(社员)400多人,加上家属近2000人,共拥有各类船只200多条。

      “我们社员以家庭为单位在船上生活、工作,一般小船分配社员2人、大船3人。在20世纪70年代,每户靠一条船讨生活,每月收入水平可达到近70元,足以养活一家6、7口人。70至80年代期间,运输社由县管下放为乡镇管理时,社内资金尚余50余万元,可见昔日水运业务的繁荣。”今年76岁的老社员翁德钟说。

      “闽侯县有10个运输站,罗列在闽江南北岸,分别是大目溪、白沙一站、白沙二站、甘蔗、鸿尾、竹岐、上街、南屿、南通、尚干,这些运输站曾经是闽侯县经济的有力支柱之一。”翁德钟介绍。

“连家船”上的疍民,现在怎么样了?

休渔期结束,五虎山下的疍民正准备开始新的征程。

“连家船”上的疍民,现在怎么样了?

龙祥岛年迈的老疍民:虽然岁数已高,但身手仍然敏捷。

“连家船”上的疍民,现在怎么样了?

疍民的家:闽江岸边停泊的渔船,从空中俯瞰渔船犹如一朵即将随风飘散的蒲公英。

“连家船”上的疍民,现在怎么样了?

疍民的家:随着时代的变迁,闽江两岸如今建起了一座座高楼,这些疍民也过起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但一些年老的疍民仍然习惯船上的生活,每天驾着小渔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连家船”上的疍民,现在怎么样了?

渔舟唱晚:夜幕降临,疍民的小渔船与对岸华灯初上的高楼大厦形成强烈对比,给人时空交错的印象。摄于闽江大桥菖蒲水域。

      乌龙江中的龙祥岛,是七里地区疍民的集居地。如今,还有不少疍民仍旧从事与船只相关的职业,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质量相较过去有了显著的改善。

      龙祥岛,曾经是七里地区疍民的集居地,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还有许多渔民仍住在连家船中。后来,受益于“连家船”船民搬迁上岸工作的推动,许多渔民得以陆陆续续上岸安居。今年50岁出头的老渔民刘昌华,家族从高祖父就是渔民,他7岁就开始跟随父亲捕鱼,练就一生娴熟的船上生活技巧。

      刘昌华告诉记者,听老一辈人说,在旧社会,龙祥岛只要来台风、发大水,整个岛就会泡在水里。解放后,渔民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用双手一扁担一扁担挑材料,慢慢筑起来21条围垦堤,并陆续将之连起来,最后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一条被称为“水上长城”的环岛堤坝。之后,再大的台风和洪水都不会造成全岛性的灾难,渔民的生活越发稳定了。这一切,可以说是“人定胜天”的最好阐述和写照。

      如今,那些水上居民及其后代们,依旧以勤劳和智慧,深耕于闽侯这片沃土,为自己和家乡的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