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悬壶济世 彰显医者仁心
内容更新时间:2023-08-18 08:43:03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陈秋霞
三代从医,仁心不变。林烨 摄
“当医生首先要对病人负责,要有一颗良心”“治病救人,守护健康,是我一生的追求”“我没有动摇过,我认为做医生最好了”……
在闽侯县上街镇,有这样一个党员家庭,他们扎根医疗行业,三代从医,仁心不变。他们是林斌安、蒋火金、蒋泽源。这一段延续三代、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血脉和职业传承,不仅为许多人缓解了病痛的折磨,也亲历了闽侯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见证了老百姓从“看病难”到“看病不愁”的转变。
三代从医 常怀敬畏之心
蒋火金的岳父林斌安今年已80岁高龄,是家中从医经验最丰富的人。自1967年从福建省卫生干部学校毕业以后,林斌安先后在永泰县、闽侯县从事医疗工作36年,担任过医生、院长,直至2003年退休。
“医生这份职业,充满了挑战,需要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以最佳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来帮助病人消除痛苦、恢复健康。对于从医,我从来没有动摇过,能够帮助病人对我来说是人生最大的快事。”在漫长的从医生涯里,爱与责任是老林一辈子的坚持。虽然已经退休20年了,但他去哪都不忘带上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已经成了一辈子的习惯。
蒋火金目前在荆溪镇卫生院担任院长,除开展院长职责工作外,他还坐诊儿科。“小时候体弱多病,常常去村卫生所看病,那时起我就开始崇拜乡村医生,打心眼里想从事医疗行业。后面我考上了医学院校,如愿成为了一名医生,从事儿科工作至今已有26年。”蒋火金说,虽然他成为医生并不是受岳父的影响,但岳父对医学的热爱与坚持深深地感染了他,他也从岳父身上学习到了许多中医诊疗经验,中西结合可以帮助他更好地开展诊治。
一家人都是医生,日常话题常常是讨论病例,家庭医学氛围自然浓厚。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之下,蒋火金的儿子蒋泽源也坚定地选择了从医这条道路,今年他刚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如何在短暂的生命之中实现个人价值,我在外公和父亲身上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成为医生。目前我正在备考研究生,未来我会努力当一个好医生,尽职尽责地救助病人。”谈及学医缘由及未来目标,蒋泽源目光炯炯。
扎根基层 从医热忱不减
与城里医生不同的是,60、70年代的山区医生更多时候要到病人家里看病。山区地广人稀,山路崎岖,但只要病人家属一声招呼,不管是白天黑夜、晴天雨天,林斌安都会带着药箱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病人家中。
“我出生在旧社会,生长在新社会,那个时候生活条件很差,特别在山区当医生很难,一次出诊最少都要半天,有时跋山涉水出远门看诊,一去就是两三天。但我从来没有退缩过,因为病人比我们更难。看到他们恢复健康,听到他们的感谢,我感觉一切都值得。”作为一名基层医生,林斌安做到了“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做到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与使命。
回想起在山区行医的时光,林斌安不禁感叹时光飞逝以及我县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过去当医生只有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这三种工具,主要靠经验诊断。现在医疗条件好了,各种医疗设备齐全且先进,诊断更为快捷准确,医院医生也更多了,群众看病别提多方便了!”
跋山涉水诊治病患、帮助病患恢复健康的成就感让林斌安坚定扎根基层36载。而坚守基层从事儿科工作,致力让患病孩童恢复健康活力,不仅是蒋火金的从医初心,更是身为一名党员践行信仰的坚持。
“我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上街卫生院接诊了一个一岁多的孩子,他因为吃糖块误吸导致呼吸困难。当时情况非常危急,孩子脸都青了,我立刻采取措施,口对口将堵塞呼吸道已经半溶解的糖块吸了出来,孩子的症状马上就得到了缓解。”蒋火金说,那次救治带给他的感触非常深,让他更坚定地选择从事儿科工作。
1967年至今,林斌安、蒋火金接力守护着群众的健康,年轻一代的蒋泽源刻苦钻研医学知识,也准备接力父辈。如今,在他们家看来习以为常的从医生活,被三代人灌注以力量,变得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