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辉:冉冉升起的闽剧新星
内容更新时间:2023-07-07 08:23:34来源:闽侯乡音报
■记者 林若野 陈堡
舞台上,林宇辉总是熠熠生辉,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情感“灌注”在表演中。受访者供图
作为闽剧的发源地,历史上闽侯曾涌现出林芝芳、洪深、林赶山等一大批闽剧名家。如今,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又一颗闽剧“新星”正冉冉升起,他就是隶属于省实验闽剧团的林宇辉。
出生于1996年的林宇辉,毕业于福建省艺术职业学院闽剧班,2015年考入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工文武小生、须生,先后荣获2019年第十四届福建省水仙花戏剧奖比赛金奖、第八届福建省艺术节·第二十八届全省戏剧会演表演一等奖等,是闽剧界一位耀眼的新星。
家学渊源氛围浓 造就闽剧小童星
初见林宇辉,是在省实验闽剧团的大厅里。只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将鸭舌帽反戴在头上,简约的造型带着一股潮味,完全颠覆了记者心目中对闽剧演员的古板印象。
林宇辉和闽剧的“结缘”,得从他家乡祥谦镇流行的提线木偶戏说起。祥谦龙屿提线木偶,是闽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演剧目不少来源于闽剧的,林宇辉的母亲正是一名闽剧木偶戏演员。6岁时他就跟着母亲四处演出,在浓厚的闽剧氛围的影响下,林宇辉对闽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年幼的林宇辉展现了很高的天赋,一段闽剧曲牌只要听过一两次,他就能像模像样地哼出来。
“当时母亲剧团有个老琴师想考我,连续拉了几个曲牌,我都能准确答出来,老琴师都不得不给我竖起大大的‘赞’!”回忆起这段经历,林宇辉自豪满满。也正是这次折服老琴师的表现,让林宇辉有了自信,此后,小小年龄的林宇辉进步神速,木偶剧团里的人都劝林宇辉的母亲送他去艺校进修闽剧。可母亲却舍不得让孩子去吃苦。
“11岁时,市艺校闽剧专业招生,我和妈妈都到校门口了,她又把我带了回去,说希望我长大一些再进行系统学习。”林宇辉回忆道。到了13岁那年,林宇辉参加福建省艺校闽剧班的考试,从此走上闽剧演员之路。在学校,他很快就展现出优秀的闽剧天赋,几乎包揽了表演剧目中“童声独唱”的角色,在学习中他赢得了诸多夸赞,对未来的闽剧生涯充满了期待。
“瓶颈”期遇上“伯乐” 重振旗鼓再显身手
在16岁那年,林宇辉遇到了“瓶颈”。他发现自己的声线开始改变,再也唱不出过往那些清脆的童声了。从一个洪亮的童音,变成沙哑的声音,加上周围人的议论,那时他担心是不是真的“没戏唱了”。
“变声期是男演员的‘鬼门关’,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林宇辉说。因为这份担忧,他在“变声期”依旧不断开嗓练声,忽视了对嗓子的保养,结果声线越来越沙哑,一度连说台词都费力,导致进入省实验闽剧院后,第一次参加全省戏曲“水仙花”比赛就唱砸了。为此,他含泪写下了申请改行的报告。
“当时,我觉得自己已经不适合登台唱戏了,想着到幕后做个鼓手,偶尔还能‘客串’个场记。”林宇辉说。
幸运的是,这时候,林宇辉遇到了自己的“伯乐”。2017年,著名导演徐春兰在排《双蝶扇》时,发现担任场记的林宇辉颇有发展潜力,便推荐他向闽剧名家陈乃春学《红裙记》。在陈乃春的帮助下,林宇辉慢慢调整了状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声方法和嗓音优势,通过专攻老生和须生,逐渐寻回了自信。此后,他“回归”舞台,陆续参演了《双蝶扇》《生命》《拾金记》等大戏。
表演路上“痴心”人 “两手抓”助力闽剧“破圈”
2020年5月,专攻老生和须生林宇辉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挑战,那就是在闽剧《荔枝换绛桃》尝试演主角艾敬郎。
闽剧《荔枝换绛桃》讲述了古代福州安泰桥边绣女冷霜婵和画工艾敬郎的爱情故事,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已在舞台上演了近百年。2020年,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启用一批年轻演员,全新演绎该剧。由于艾敬郎不到20岁,导演要求念台词时,要表达出他对女主角冷霜婵那份纯真和不平凡的爱。“我习惯了演老生和须生,一开口就是那种四五十岁上了年纪的感觉。在排练过程中‘NG’了好多次。”林宇辉说。
为了演好艾敬郎,那段时间他每天回家,都会拿个手机摆在面前练习,有时半夜醒来也会念台词。通过反复揣摩剧本,慢慢掌握了技巧。同时,因戏中涉及三山路、西湖荷花展和安泰河的画船等,排练过程中,林宇辉常一个人到西湖、安泰河桂枝里走走看看,以便尽快沉浸在情境中。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演出获得了一片好评,他也凭借该角色获得第八届福建艺术节戏剧会演表演一等奖(又称金奖),成为年青一代闽剧演员中的佼佼者。
作为一名95后的年轻闽剧艺人,对于闽剧的发展林宇辉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闽剧未来的发展需要靠“两条腿”走路,把传承和创新统一起来,而创新的关键在于如何让闽剧“破圈”。为此,他尝试把传统戏曲文化与流行乐器结合起来,加入了小提琴钢琴演奏和现代的流行唱腔,吸引了不少年轻的观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果说创新是‘迈出腿’,能让闽剧走得更远,那么传承就是‘支撑腿’,是闽剧的底蕴,只有把两方面文章做足,才能让闽剧传承得更久更远。”林宇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