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带你红色游丨走进大湖坂头郑其土祖厝,追忆那段烽火岁月
http://www.mhnews.com.cn 2021-05-19 11:04:51 【字号 大 中 小】
位于大湖乡坂头社坑村的
郑家祖厝
曾是中共大湖工委、大湖游击队的驻留地
1948年,这座古朴的宅院
被敌人纵火焚毁
化成了废墟
……
今天
就跟随闽侯县融媒体中心主播宋梅
一起走进这座
被重新修缮的大院
共忆那段烽火岁月
走进郑其土祖厝,走进烽火岁月
▲视频来源: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郑家祖厝主人叫郑其土,1911年3月22日出生于闽侯县大湖乡(区)谢坑(现改名社坑)村,1946年3月入党,成为大湖地区第一批中共党员之一。历任村组织部长、武工队长、小北工委书记兼林森(闽侯)县委书记、五县中心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闽侯、罗源、连江等地区支前主任,闽侯军分区独立团第一营副营长、福州建筑公司工会主席、福州市政协委员。
▲(郑其土•陈枫/摄)
▲(郑其土祖厝•林丹 吴梓航/摄)
中共大湖工委和大湖游击队,是由郑其土和其革命引路人朱云年联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朱云年等人在1948年4月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相继牺牲后,郑其土成为大湖地区第一批中共党员中的唯一幸存者和独挡一面的佼佼者。他所创建和领导的大湖工委和大湖游击队,经历了一次次反围剿斗争的磨炼,战斗力越来越强,人数也与日俱增。
▲(主播走进郑其土祖厝•吴梓航/摄)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中共闽侯县委党史研究室分别为郑其土祖厝颁发了革命遗址和中共闽浙赣区(省)委城工部大湖工委遗址牌匾•吴梓航/摄)
郑其土是敢于打硬战、打头阵的军事才干,被当时任城工部副部长、地下军司令员、五县中心县委书记林白发现和赏识,并得到破格提拔和重用。
▲(“锁不住的红色记忆”•吴梓航/摄)
当游击队经费极其困难时,郑其土不仅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祖厝贡献出来作为中共大湖工委、大湖游击队的驻留地,还将祖上遗留的1.5亩稻田变卖,满足五六十名游击队员生活需要,为党提供经费,同时,还把家里的屯粮拿出来供应游击队。
▲(郑其土祖厝二楼•陈枫/摄)
郑其土毁家纾党建军,身先士卒,领导大湖工委与游击队沉痛打击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同时,组织农民抗租抗丁,接济贫苦农民,深受群众拥戴与欢迎。
▲(郑其土祖厝前院•吴梓航/摄)
社坑村郑家祖厝曾一度成为党组织的坚固堡垒,中共大湖地区武装斗争的指挥中心。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郑家祖厝的革命火种呈星火燎原之势,向铁坑、日溪、霍口、白沙等周边数十里的乡村蔓延。
▲(大湖星火燎原图•林丹/摄)
1948年,恼羞成怒的敌军组织了强大攻势,占领了郑家祖厝,先是对这幢明清古宅进行疯狂洗劫,而后将其纵火焚毁。敌人烧毁了这座深宅大院,但是抹不去人们对这座大院的红色记忆。
▲(郑其土祖厝后院已修缮的房顶•林丹/摄)
郑其土的后人无偿将祖厝腾让出来,在政府的帮助下重新修缮,打造出一个完好的中共闽浙赣区(省)委城工部大湖工委,让后人有所瞻仰。
▲(仰望祖厝二楼•吴梓航/摄)
祖厝旁,郑其土当年无心“倒插”成活的柳杉木桩,已长成10多米高的大树。该树的大部分杉枝不是像普通杉树那样呈平行或向上伸展,其杉枝像“个”字样向下垂;其独特的树形令人称奇。这棵“倒杉”树或许在用它的方式向世人展现着,如何在逆境中向上而生、不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郑其土后人向大家介绍祖厝门前的柳杉•吴梓航/摄)
▲(郑其土无心倒插入土的柳杉木桩已长成10多米高的大树•陈枫/摄)
如果你对大湖红色文化感兴趣
不妨从郑家祖厝开始
了解英雄事迹,传颂红色故事
铭记历史
……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林丹 吴梓航/文 吴梓航/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