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部门动态 >> 正文

“守护、坚持、和谐”勾勒青圃生态新园景

http://www.mhnews.com.cn  2017-11-10 09:52:48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闽侯新闻网讯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青圃环协的坚守可以说是这一精神最生动的体现。

  多年来,青圃片区一直被污染所困扰,百姓健康与安全受到威胁……直到2014年,青口镇成立了一支美丽青圃环保志愿者协会,青圃片区的环境才得到逐步改善。就在今年4月,青圃片区还成立了美丽青圃环保志愿者协会党支部。

  成立协会

  源于一份守护

  2012年初,青圃经济管理区的村民们发现自来水变得混浊且有异味。不过村里早前已出资建设了小型水厂,自来水通过管道流到村民家中,中间发生问题的可能性不大,村民们判断,应该是水的源头出现了问题。大伙逆流寻找,发现青潭溪的两侧不知从何时起建了许多生猪和鸡鸭养殖场,排出的粪便、废水都流入了溪流。

  村民们便开始向镇里反映,请镇里帮助拆除、搬迁这些养殖场,但效果不理想。2013年7月,村里的退休干部林坚钊等人找到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反映情况,该协会派出专家赶赴现场调查。随后,在青圃环协、省环协及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底青口镇457户58.25万平方米的生猪污染养殖场全部彻底清除。如今,青潭水库下建成了日出7200立方的净水过滤池,青圃数万民众的自来水供应安全得到了保障。

  “省环保志愿者协会的专业性指导取得成效,让村民们深受触动。为了更好守护好家乡的青山绿水,村民们就提出申请要成立自己的环保志愿者协会,因此2014年时我们就成立了美丽青圃环保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林依忠如是说。

  多方协调

  让群众更宜居

  多年来,前山生活垃圾露天焚烧,黑烟毒气笼罩青圃上空,空气环境的污染危及数万群众的健康与安全。“当时青圃经济管理区10多个村子的垃圾都是先堆放于幸福村的白水路临时露天垃圾中转点,然后运往前山露天倾倒或焚烧。随着垃圾量不断增多,一些垃圾就被直接倾倒在前山山腰,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活。”林依忠说道。

  2013年8月,青圃镇政府召集10个村的村主干和村民代表,召开垃圾转运站建设协调会,却因选址问题一直卡壳。“我们协会得知这一情况后,就立即召集骨干成员,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与涉及出让土地的村民们沟通协商。”林依忠告诉记者,在与村民沟通中,他也向一户村民承诺,如果其同意出让土地,他愿意把自家的一亩地补偿给对方,最终对方心悦诚服。

  此外,70多岁的美丽青圃环保志愿者协会名誉会长林守国在当地德高望重,多次做工作后让一名林姓村民同意出让部分果园;副会长林捷是涉及用地的幸福村的党委书记,他耐心地讲解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村民们的利益,终于赢得大伙的理解与支持。

  经过多方协调,2015年初垃圾转运站建成了,前山垃圾倾倒焚烧点关停,从此青圃镇告别滚滚黑烟,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积极行动

  推动生态文明

  “除了守护青圃片区的青山绿水外,我们协会还争取每年都能办好一件甚至多件重要实事。”林依忠告诉记者,2014年青圃环协成立之初,“红砖楼”四周杂草丛生,砖块渣土堆积如山,青圃环协呈报告给青口镇政府,争取来了建设补助费三万元,花了四万多元清理周围环境,建设西门大道、修缮“红砖楼”、“朱子祠”,并开辟青圃环协和环保教育基地大楼。

  不仅如此,2016年接举报青潭溪旁有隐蔽黑厂加工销售“地沟油”,青圃环协志愿者马上报青口镇领导,立即予以取缔;2016年底春节前后,青圃环协受青口镇政府委托,协助全镇卫生巡查督导近2个月,为美化地方卫生环境贡献力量;2017年,“红砖楼”围墙因多次受台风和雨水的浸蚀而垮塌,青圃环协为了保护村民的人身安全、保护文化遗迹,立即报请政府予以修复……

  美丽青圃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开展,只是青口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口镇大力推进景观整治,完成商贸街店招店牌整治、环岛绿化、沈海高速沿线房屋立面景观整治等工程。持续保持“两违”整治高压态势,累计拆除违法建筑约34万平方米。加大水质保护力度,全面完成82万平方米畜禽整治任务,新建23公里污水管网。建成日处理量250吨的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启用青圃、坊口等6座垃圾转运站,形成垃圾分片收集、集中转运的模式。实施“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示范创建,大力改善青口镇区面貌,为“宜居宜业、美丽青口”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成为百姓热词,显现的成果也已浸润于日常,真真切切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闽侯乡音 记者 陈枫 李煜晗 通讯员 林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