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乡镇新闻 >> 正文

林祥谦夫人陈桂贞二三事

http://www.mhnews.com.cn  2018-02-23 08:21:53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编者按:1923年2月7日,在江岸车站,北洋军阀以死威胁逼迫林祥谦下令复工,遭到其断然拒绝,这位生长于闽侯尚干的优秀工运领袖最终惨遭杀害,年仅31岁。烈士牺牲后,他的妻子陈桂贞女士独自抚育烈士的遗孤,尝尽世间冷暖,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曙光!

  时光荏苒,恰逢林祥谦烈士壮烈牺牲九十五周年,本报记者特奔赴烈士的故乡尚干,通过采访与陈桂贞女士相识的退休教师林金水,挖掘烈士遗属的故事,缅怀先烈“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奏一曲慷慨悲歌敬献烈士,以激励后人,不忘初心!

  林祥谦夫人——陈桂贞女士。

  中共中央为烈士夫人陈桂贞建造的祥庐别墅。

  时值晚冬,再谒祥谦陵园,碧树枝叶簇拥着的林祥谦烈士雕像矗立其间,显得鲜亮而不失肃穆。雕像双手抱胸,目光炯炯着凝视远方,表情专注,仿佛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敌人的不屑,是那样的醒目。“烈士的精神,当会永远醒目吧!”在碑前注视良久,记者不由感慨万分。

  临近春节,走在尚干热闹的街头,看到人们悠闲的生活,或围在小吃店进餐、或于商店里购物,或在街市间散步聊天,颇为宁静祥和!这就是林祥谦和众多烈士最为向往的生活呀!为了后人的享受,他们参加革命那一刻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纵然百死而无悔,这就是烈士的精神,激烈而崇高!

  然而,此次来尚干,记者在寻访林祥谦烈士的相关足迹之余,更为聆听关于他的夫人——陈桂贞女士的故事……

  尚干当地教师到“祥庐”看望陈桂贞女士。

  烈士举世闻名 夫人鲜少人知

  林祥谦烈士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人民怀念他,崇敬他。在其家乡尚干,林祥谦的事迹可谓童叟皆知,这儿的人对英雄充满了敬佩,他的事迹不曾因了时光的流失而模糊在人们的记忆里。爱屋及乌,人们必然也对烈士的家属关心不已,对烈士身后,其家属的生活倍加关注。

  然而,由于为人处事低调,加之时间的流逝,林祥谦夫人陈桂贞的事迹往往鲜少为人所知。“林祥谦烈士举世闻名,而其夫人陈桂贞女士也是一位坚强的女性,早年间,我受人托付,在尚干查找林氏家族资料时,了解到了她的一些事迹,很是感慨,她身上有着诸多华夏女性传统的优良品德!”在县人大工作的林明秋如是说,由于爱好文史和摄影,林明秋经常到历史悠久的尚干镇挖掘乡土资料,认识了当地的文史爱好者、退休教师林金水,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今年81岁,早年间和陈桂贞夫人相识,与其家庭也有过交往。当他绘声绘色地讲着陈桂贞的事迹时,眼神中充满了怀念,格外引人注目。

  “1950年,我读初中,时不时就会看到政府部门的人员,到尚干来慰问陈桂贞夫人,络绎不绝,十分热闹,我和同学还会跟着去附近看呢!后来听大人说他们是去慰问林祥谦烈士的家属。”这是林金水第一次听人提及林祥谦夫人,党和国家对烈士家属的关心爱护,深深震撼了林金水小小的心灵!

  五九年清明节祥谦公社祭扫烈士墓。

  慈祥细腻的烈士夫人

  1959年,高中毕业的林金水到尚干民办小学担任代课老师,恰好陈桂贞的孙子也在小学上课,她经常会到学校接孙子放学,林金水便和她慢慢熟络了起来!“陈夫人当时六十出头,只比我母亲小一岁,穿着整洁的灰布衣,说话细声细气,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和蔼的老人!”谈起和陈桂贞的初见面,林金水感慨不已。那之后,因为学校经常邀请陈桂贞来校演讲,林金水负责和她接触联系,对陈桂贞的了解越发深厚了。

  “陈夫人是个细腻深情的人!”在采访中,林金水多次对记者言道。他说,有一回,学校照旧例,邀请陈桂贞来校为孩子们演讲。在演讲中,夫人回忆了和林祥谦烈士生活的点滴,说到“二七”惨案当日,丈夫的威武和敌人的凶残,陈桂贞突然泪下,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演讲因此中止了。“至今回忆起陈夫人那次演讲,我还会因此而动容,她演讲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响亮的口号,可却能打动在场人的心,让大家可以体味到她和林祥谦烈士之间深厚的感情!”林金水说。

  林金水告诉记者,自己和陈桂贞交往的六、七年间,她虽然与人为善,可是却甚少露出笑容,也许她的笑容,早就随着林祥谦烈士而去了。留在世间的眷恋,除了对儿女的责任,就是希望宣传“祥谦精神”,让烈士永铭在人们心中。

  热心家乡公益

  协力重建祥谦大桥

  党和国家给了陈桂贞很高的荣誉,她生前曾任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省妇联执委,祥谦人民公社名誉社长、副社长,祥谦中学名誉校长等职务。作为一名尚干人,陈桂贞亦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与发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淘江在尚干地段都没有桥梁,当地人与马尾、螺洲、福州城区南通等地的往来,都需要靠水运,十分不便。直到1962年,尚干当地政府才在淘江上修建了一条宽不到3米的人形木桥,取名为“淘江大桥”,暂时解决了老百姓出行的问题。

  然而,因为大桥本身为木质结构,常年饱受日晒、风吹和雨水侵蚀,不到十年,木桥就渐成危桥。1970年底,尚干镇人民政府决意拆除木桥,再建一座钢筋混凝土的新桥。不料,在大桥建设中途,因为钢筋材料的缺乏,导致大桥停工。“主要因为当时这座桥不在国家建设的项目内,属于地方工程,故而没有钢筋指标,一旦材料缺乏,便无法继续建造。”林金水告诉记者。

  在这关键时刻,为了家乡建设,年近8旬的陈桂贞挺身而出,多次向福建省委反映情况,请求下拨钢筋指标。省委十分重视,恰好国家重点项目乌龙江大桥有剩余的钢材,省委经讨论决定从这批钢材中拨付一部分用于新大桥的建设,使得工程得以顺利进行。1972年3月,新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取名为“祥谦大桥”,大桥全长126米,车行道宽6.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25米,极大改善了群众的出行环境,促进了尚干的繁荣。

  陈桂贞夫人的一生,以她孜孜不倦的行动在告诉人们:林祥谦烈士的事迹要大力传播,烈士的精神应该发扬;来者闻之,岂能不动容,能不动情?

  (闽侯乡音 记者 林若野/文 林明秋/供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