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银行”乡间发力 福建省村镇银行发展调查
http://www.mhnews.com.cn 2014-01-06 11:35:28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东南网1月6日报道 截至上月底,全省共批准组建34家村镇银行,其中已正式开业29家。
村镇银行,即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三农”、小微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银行机构。它有别于传统国有银行,一般规模较小,常被称为“草根银行”。
去年2月,省政府召开推进村镇银行组建会议;8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村镇银行组建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至2015年末我省每个县设立1家村镇银行的目标,我省村镇银行组建工作进入快车道。
支农支小
近日,连江县苔菉镇东洛村村支书林建荣来到连江恒欣村镇银行,申请增加授信1000万元。
东洛村四面环海,养殖条件好,是鲍鱼养殖专业村。2012年赤潮,造成民间资金恐慌,纷纷抽资。那时正值鲍鱼成长期,每天需要大量饵料,在这个节骨眼上,民间借贷资金退缩,东洛村村民都急了。
当年9月底刚成立的连江恒欣村镇银行,全员出动,通过几天时间走访建档,将东洛村评定为信用村,并快速授信1000万元,全村120户养殖户获得5万-10万元/户的贷款。
“水产养殖业有风险,民间借贷不但利息负担高,而且一有风吹草动资金就回抽。有了村镇银行,我们鲍鱼养殖就后顾无忧了。”林建荣说,“如今,村民们都想多贷些钱,扩大生产规模。”
发展信用村,正是连江恒欣村镇银行加快拓展业务的一种模式。被评为信用村后,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为全村农户担保贷款,20万元以下的可立等办结。
“开业前,我们就选择信用基础较好的村进行试点,进村入户调查,对有意愿的农户建立个人经济信息档案,掌握第一手资料。”该行副行长陈勇心说,由于建档涉及家庭财产等隐私,起初一些农户很排斥,对新兴的村镇银行也持怀疑态度,直到拿到村镇银行的贷款,他们才安下心来。
短短一年多时间,连江恒欣村镇银行已发展5个信用村,为这5个村发放贷款1.08亿元。而在全县范围内,该行共为2100多户(家)农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83亿元,户均13万元,达到了监管部门期望的“小额、分散”的放贷原则。
生存之道
建瓯石狮村镇银行,是我省首家村镇银行。开业5年多来,该行各项业务平稳增长:在建瓯存款市场的占有率,从2009年的1.52%提高到2012年的3.64%;截至去年末,存款余额达5.6亿元,同比增加1.4亿元,贷款3.65亿元,同比增加0.43亿元。
该行成立之时,建瓯已有60多个银行网点。面对激烈竞争,这家新生的银行如何突围?
“我们走差异化道路,研发了一系列‘土特产’。”该行行长李妹玉说。
该行以“抵押+担保+保险”的方式,开办农机具抵押贷款,解决了农民购买大中型农机具资金不足的问题,当地人民银行还专门制定出台了《建瓯市农机具抵押贷款试行办法》,向涉农金融机构推广该项信贷品种;在当地率先开办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为黄华山酿酒有限公司提供信贷资金200万元;率先在全省村镇银行中推出移动保管箱业务,为客户提供一个存放贵重物品的场所;发行全省村镇银行首张自主品牌银联卡——玉竹卡……
创新、特色,正成为村镇银行的生存之道。
2010年6月成立的福鼎恒兴村镇银行,2012年新增贷款额已占当地总额的43%,并产生了很好的鲶鱼效应,推动了当地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该行推出“粮农乐”、“新家园”等支农贷款新品种,创新“农户+致富带头人”等灵活担保方式。去年10月,该行又以“整体最高额授信、循环分配使用”的授信模式,为入驻中国(福鼎)白茶文化产业城的茶商合计给予1.2亿元规模的授信。
发展瓶颈
村镇银行的成长有目共睹,但它尚不能与传统国有银行同日而语。
连江恒欣村镇银行处于县城热闹的街区,大厅宽敞,但记者采访时,只有一名客户在二楼办理贷款。而在其他商业银行,大厅内排队等候办理业务是常有的事。
“目前来存款的,主要是有贷款的客户。”陈勇心坦言,村镇银行这一新生事物,还未被社会广泛认同,“服务是最好的宣传。我们正在申办借记卡、网银,还将进一步拓展代交水电费等服务功能,方便客户。”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最年轻的银行,村镇银行公众认知度低、网点少、业务单一。由于成立时间较短,目前大部分村镇银行只有1-2个营业网点,老百姓办理业务并不方便。老百姓对村镇银行普遍缺乏了解,有人甚至以为村镇银行是私人银行。而由于资金实力弱、品牌影响力有限等原因,村镇银行吸储难度大,也限制了其发展步伐。
李妹玉说,国有大银行一笔大单就是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而村镇银行坚持“小额、分散”的放贷原则,成本高、效益低。同时,由于信贷支持的对象是农业和农民,他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这个领域存在着较大风险隐患。“村镇银行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扶上马,送一程’。”
(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 实习生 郭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