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参加昙石山考古发掘
http://www.mhnews.com.cn 2013-08-13 15:27:09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如果有人来问我,地道的福州原住民是什么样?我便直接了当地告诉他:闽侯昙石山人!
昙石山位于闽侯县荆溪镇恒心村的南面———紧靠闽江———高出闽江有二十多米,是福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54年,当地乡民修筑堤坝时,在昙石山下发现大量蛤蜊壳和陶片等遗物,引起文物部门的关注,于是便拉开了昙石山文化考古发掘的序幕。我曾于1960年7月10日至21日参加了第4次考古发掘工作,亲身经历,至今难忘。
那年夏天,我在厦门大学快毕业之前选修了考古学。学校利用暑假进行一次野外实习活动,便与省博物馆考古人员组成了考古队,奔赴昙石山。这座山现在看起来虽然不高,但在4000多年前,则是古闽族人生活与繁衍的岛屿,当时四周海水茫茫,整个福州还处于汹涌的海涛之下。
这正印证了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山海经》第十卷“海内南经”中记载的:“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曰闽中山在海中。”也就是说,新石器时代闽侯的昙石山,是一座孤立的岛屿,山下海水,四周辟山,岛上生活着一群最原始的福州土著先民。
谈到发掘这座遗址,我自然想起厦门大学人类学专家林惠祥教授。他年纪不大,但每次外出手里总喜欢拿一根拐杖。起初我们感到奇怪,后来才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他每看到地上有石头、破瓦片之类的东西便用拐杖拨弄一番,如发现有“异样”,就俯身拾起研究。据说20世纪50年代初,他就用这根拐杖,在昙石山下发现了石 、石斧等文物的。
我参加的那次考古发掘活动,借住在昙石山下的一户农民大厅里,地上铺一层木板,挂上蚊帐,就这样席地而卧。三餐伙食自己办,同学们轮流当厨。每天清晨肩扛锄头、铲片、刷子等工具与仪器上山,傍晚日落时下山,生活艰苦,工作枯燥,但充满野趣。首先是在昙石山上寻找方位,研究方案,然后选择北、南、东三个方向,用灰划线,围成三个探方,然后动手挥锄挖掘。大约挖到一人深之后,便开始发现大量的蛤蜊壳、蚌壳、陶罐、石 、石斧、陶纺轮、鱼坠、骨针等4000多年前闽族人生产、生活的遗物。我们对每一件出土文物的位置、层面、高度,都作了详细的记录与编号。大量的蛤蜊壳堆积层,可以证明当时的昙石山人是靠捕捞为生的;陶制橄榄形的纺轮,则说明昙石山人已开始掌握了原始的纺织手工艺技术。最令我们兴奋的是,在一个探方中,发现了一具人体骨架,保存十分完整,高1米左右,经研究死者系男性,大约年龄在11岁至12岁之间,这又证明了当时昙石山人寿命不长,埋葬时没有棺材。昙石山人可以说是福州地区最早的原住民,当时的寿命平均只有30岁左右。事后,经过中日联合考古队对137号墓主人骨头的鉴定,为“日本人骨”。日本人种要追溯到昙石山。
经过10多天辛苦的野外考古实习活动,我们不但增长了知识,更主要的是掌握了实践经验。我们把搜集到的大量文物逐件编号,装箱运回厦门大学,陈列在厦大人类博物馆里,供人们参观与研究。让人们透过这些出土文物,看出福州文明的源头,先秦闽族的发祥地。
(刘湘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