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战歌》:幕后故事也精彩
http://www.mhnews.com.cn 2013-07-16 15:59:06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林明秋
1975年,县闽剧团代表福建进京参加了全国现代戏调演演出,其编演的现代闽剧《东海战歌》得到首都人民的欢迎和好评。有文章评论道:“一个县剧团综合艺术实力能有这样强难能可贵”、“演员唱做念打艺术造诣这么深厚实属不易”。作为一个县级剧团能够跻进首都剧场演出并获得好评,在当时可谓凤毛麟角。但在这成功的背后有谁知道其所经历的甘苦与曲折呢?为了揭示这个不平凡的历程,笔者约访了当年演出的亲历者、老艺人谢逸祯。
听说笔者的来意后,谢逸祯仿佛又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他指着几张老剧照对笔者说,《东海战歌》是县闽剧团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编演的。全剧讲述了我国东南沿海渔民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无私援助社会主义友好国家的感人故事,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阶级斗争,展示了渔区群众“抓革命 促生产”过程中波澜壮阔的生活。剧本是县闽剧团剧作家杨基等同志根据当时所发生的一个真实故事编写而成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援越抗美是我国外交的一项重要工作。海外援助的许多物资均由各省自行决定。我省东临大海,盛产黄瓜鱼。于是,这“家鱼”就成为了援外物资。就在剧本排练过程中,传来欧洲友好国家罗马利亚遭遇到严重水灾的消息。当时,中央立即作出决定,将援越抗美物资改派为援助罗马利亚。剧本也适时作了改编,将援越抗美的故事改成了援助罗马利亚抗灾的故事。
为了排好戏,演好剧,县闽剧团所有演职人员于1971至1973年先后四次组织前往闽江公社体验生活。他们虚心向渔民学习劳动技能,从扎绳织网、摇橹捕鱼以及口令旗语等体验中,熟悉渔民生活,体会渔民感情。然而,有一次剧团却发生了“集体失踪事件”,惊动了上级组织,吓坏了基层领导。原来,那一次演职人员分乘两艘渔船出海,行至闽江五虎口处,其中一艘渔船擅自偏离航道。在“分道扬鑣”后不久,两艘渔船先后触礁搁浅并相互失去了联系。晚上十点许,一直等不到两艘渔船回来的公社书记察觉情况不妙,立即派出十几艘船出海四处寻找,但均无所获。当时在台海斗争形势严峻的海防前哨出现这种事情,难免让人担心和猜测。晚上十一点左右,外出搜寻的十几艘渔船纷纷返航。就在这焦急当口,有人发现海面不远处有两艘渔船一前一后正向渔港徐徐靠近。等船靠岸后一看,正是失踪一天的渔船。大伙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原来船只触礁搁浅后就动弹不得,只好等候涨潮。许多年后大家谈起那段往事,曾有人开玩笑说“当时,我们大家如果真到了海峡彼岸,今天也许个个都成了腰缠万贯的台商喏!”
经过三四年的悉心编排和精心打磨,现代闽剧《东海战歌》恰好也迎来全国现代戏调演的好机会。然而事态发展往往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如意。通过层层筛选,总算有了结果,可到了省主管宣传的头头那里却被卡住了。说什么“黄瓜鱼没有典型意义”,一棍子被打死。对此,时任县革委会主任徐毅代表全县人民亲自上省城据理力争,省市专家也挺身而出声援《东海战歌》。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东海战歌》取得通往京城的通行证。在北京,《东海战歌》不负众望,获得一片喝彩。但同样也有人怀疑一个县级剧团达不到这样的艺术水准。为弄清事实,文化部特派联络员韩象治同志前来调查,调查证实县闽剧团演职人员演技无懈可击。之后,时任文化部副部长浩亮和艺术局局长、作家胡可等领导、专家专门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京城载誉归来后,省政府又把《东海战歌》作为重点剧目派往闽东及平潭、福清、莆田等沿海地区巡迥慰问演出,再次赢得了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