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的脚步
http://www.mhnews.com.cn 2013-06-28 15:21:06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曾小榕
在闽侯东南部,有一块土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作七里。
七里之称始于宋代,昔为尚干一带总称,今含青口、祥谦与尚干三镇。
这是一片四季如春的美丽平川,西耸巍巍五虎山,北流滚滚乌龙江水。平川内河汊纵横,陶江流贯全境,于是这里世世代代又是鱼米之乡。
人们只要踏上这片土地,他的脚步就会生根。单看一千多年前,那一位追随开闽王王审知入闽的林穆,便有此感慨。当他辅佐王审知完成功业,踌躇满志踏上七里土地“瞻顾枕峰一脉一回龙风水宝地”时,便毅然在枕峰卜宅安居,最后他的归宿地也选择了枕峰山。他的子孙在七里也瓜瓜生 绵绵,“陶江林氏”的声音铿锵有力。今天“尚干”之名的始称便是以林穆十二世孙林津龙官至户部尚书干办而定的乡名。
魅力的七里也在人们的钟爱中演绎着自己沧桑前行的步履……
五、六千年前,第三次海侵达到了高峰,吞没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大片平原,福州盆地成为海湾,闽江入海口退至今天闽侯的白沙。那时的七里一片汪洋,人类的脚步望尘莫及。
公元前221年,统一的秦王朝在闽增设闽中郡,七里归之管辖。此时,倒映在七里这原始大地上的是闽越先民的身影,山海的阻隔与险恶的环境束缚着先民的脚步。面对湛蓝的湖海、险峻的高山,代代七里人在海陆间思索开拓着七里的脚步。
在湖海间摸爬滚打的闽越先人不久便以“习于水斗,便于用舟”而闻名,七里的脚步首先在内河与近海跋涉着。到了唐代,当福州港成为仅次于广州和扬州之后的第三大港时,江水便利的七里如鱼得水,开辟的峡南、枕峰、大义古渡远近闻名,从峡南驶出的海船真真实实地把七里的脚步延伸到了东南亚。而更多的举子、客商在古渡边迎来送往,精彩着七里的脚步。
唐末宋初,七里陆上也不逊色,以闽县为起点的“南出莆田”的驿道贯穿全境,通往长乐、福清、侯官县的县际大道、弯弯曲曲的乡村古道边也纵横交错。同时,生在河汊交错的七里水乡人,还造了48座各种各样的桥,把被流水切隔成碎块的土地拼合连接起来,顺畅着七里。今天我们依然还可从凤港的三元桥、青口的宏屿石桥、义溪的观音桥中睹见古桥芳容。
古渡、古道、古桥一走就悠悠扬扬走过一千多年,走出七里,走向远方,七里历史的脚步也缤纷了。在整个科举时代,七里走出了近五十位的进士,“叔侄兄弟同科三进士”,“大义九条金带”成历史佳话。到了近现代,更走出了辛亥革命元老林森、中国早期工人运动杰出人物林祥谦、中国报界先驱林白水……,七里的脚步智慧地走在中国历史的前沿。
走过千年风雨的古渡与古道终究被尘封进一个被称作“当代”的时代里。乌龙江大桥建成,国道、省道、高速路、乡村公路如雨春笋长在七里的土地上,七里的陆路交通空前发达。而这时响在七里土地上的声音最多的是汽车的车轮子声音,不过这车轮子都不姓“七里”。
1996年,投资10亿元的东南汽车落地青口,这是七里一个历史性的年。随后,总投资2亿多欧元的戴克汽车又落户青口,青口成为世界上一个乡镇拥有两个汽车城的整车生产基地。从此,“车”的书在七里被写得红红火火。
据说,现代人有辆汽车,看世界的方式也不一样了。有人还以自己为圆心给这样的世界做了番描述,他们说,用脚走道,一天的活动半径,也出不了十几公里,可要是有辆汽车,这个半径就起了实质性的变,一下出去数百公里。
有了辆自己车的现代七里,其开放通畅的脚步能延走多远,你可以大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