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八闽首邑
http://www.mhnews.com.cn 2013-04-17 10:29:18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八闽
“八闽”是福建省名的简称和别称。在上古时期,福建最原始的名称为“闽”,《山海经》中曾记载:“闽在海中”。“闽”之得名,从字义上讲,闽乃门内养蛇者之义,也含有蛇图腾崇拜的意义,上古中原人认为南方多蛇,又贱视南方种族,故往往以蛇(即虫)命名南方民族。到了周代,《周礼·夏官》中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民。”这里依次提到周王都之外四边方国和种族,第一次见有“七闽”之称。汉代经学家郑玄这样解释“七闽”:“闽为蛮之别种,而七乃周所服之国数也。”而这所谓七种“国数”,实则是当时居住在福建的七个部落的总称。至于福建从“七闽”之称变为“八闽”,是从北宋开始的。北宋时代,福建的行政区划分为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剑州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州和军是同一级别的行政机构,合起来共有八州军。元代,福建设行中书省,原来的八州军,改称为“八路”。明朝,将“八路”改称为“八府”,即:福州府、建宁府、泉州府、漳州府、汀州府、延平府、邵武府、兴化府。所以从北宋时代的“八州军”,到元代的“八路”, 再到明朝的“八府”,其共同的一点,都是把福建全省分为八个大行政区。“八闽”之名就是这样产生的。明朝黄仲昭修纂的第一部福建省志,即名为《八闽通志》。虽然以后由于福建省统辖的地区划分略有变更。历史上也曾有过“九闽”、“十闽”之称。但是从传统的习惯来说,福建省最通用的别称仍然是“八闽”。尤其是从明朝开始,使用“八闽”一词已经十分普遍了。无论官私文书、还是各种诗文中,都把福建别称为“八闽”。明太祖朱元璋在对福建的一道诏谕中就有说“且八闽之地,利尽南海,势控诸蕃”;清代诗人黄遵宪在《送女弟》中也说到:“过江入八闽,辗转来到海滨。”现代著名学者袁鹰所著的《闽海情怀》一文中也提道:“有生以来,还没机会到过福建,却对八闽景物怀有很深的感情。”可见“八闽”一词作为福建省的别称,这已经成为在古今文献上所通用的惯例。
八闽首邑
距今2079年前的西汉昭帝始元二年,福建政区建置上出现了第一个县“冶县”,冶县范围几乎包括了今天全福建,还要加上江西铅山。过了281年,东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冶县改称为候官县。因为西汉立冶县后,设东部都尉管理,这机构开始设在冶县,后移到浙江东安,只留下都尉属下一员“候官”镇守,久而久之干脆就以官名称地名。民国后“候”字作“侯”,但音仍读“hòu”。晋太康三年(282年),分出候官县的东部地置原丰县,原丰与候官两县都隶属于晋安郡。当时晋安郡管着8个县,地域包括闽西和沿海一带,郡中心在原丰县,所以原丰为首邑。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原丰县与候官县合并,称东部候官。隋开皇九年(589年),东部候官又改称原丰县。592年,原丰县改称闽县。当时福建省只有4个县:闽县、南安、万溪、建安,也就是把闽地分为东南西北四大块。福建郡设在闽县,闽县仍列为首邑,这就是今日闽侯称首邑的由来。而福建在宋代后又称“八闽”,那么作为福建首邑的闽县,即亦是民国二年(1913年)闽县、候官县合并后的闽侯县前身,当然被誉为“八闽首邑”。
(曾小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