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他与石头打交道30多年,屡获嘉奖

http://www.mhnews.com.cn  2024-04-30 16:24:28   来源: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字号

  “第一次见到寿山石,我就被它斑斓的色彩吸引住了,没想到和寿山石打交道到如今,一晃就是三十年。”日前,在位于闽侯县白沙镇的“郑贤敏技能大师工作室”,省工艺美术大师郑贤敏将他与寿山石的不解之缘娓娓道来。

  郑贤敏生于闽侯县白沙镇,自幼对绘画怀有浓厚兴趣,他先是从事牙雕,后受兄长郑榕杰熏陶,对寿山石的斑斓色彩与精湛的雕刻技艺心生向往,自此开启寿山石雕刻人生。

  郑贤敏的“雕刻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成家立业之初,面对生活的压力与市场的低迷,他白天雕刻石头,晚上则兼职从事室内装修和庭院设计,以维持生计。正是这份对寿山石的执着追求,让他在困境中不断成长。

  “一相抵九工”,好的作品需要相石取巧,根据石料的形状、色彩因势造型,使天然巧色和雕刻浑然一体。此外,“锉磨”也至关重要。

  坐在飘浮着粉尘的工作台前,手中锉刀在石材上起起落落,这是郑贤敏三十余年来的“每日必修课”。一个作品短则三五天,长则一年甚至更久,郑贤敏始终保持对艺术的敬畏与执着,坚定地“锉磨”着。

  郑贤敏擅长花鸟、瓜果等题材的创作,木雕、牙雕等技法的融入,更赋予寿山石以生命和灵性,受到了业界和众多藏家的高度认可。

  有一次,郑贤敏偶然在香港的一家百年工艺品手工店,看到自己多年前的一个因赶工而有较多瑕疵的作品,“让自己不忍直视”。郑贤敏说,此后,他对每件作品都坚持精益求精,“为的就是能问心无愧地与作品重逢”。

  凭借对于完美的不懈追求,郑贤敏的作品越走越远,先后荣获30多个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赛金奖等,《花开盛世》《飞流激湍》《鹭鹭连升》等十余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福建省工艺珍品馆等机构收藏。

  “雕工精细传神,一大一小两朵牡丹,大的尽情绽放,叶片层叠舒展,小的含苞待放,娇羞凝香。果篮里的石榴虎头虎脑,甚为可爱……”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石华鹏曾评论《花开盛世》:整个作品既表现出了牡丹的“国色天香”,也表现出了收获的硕果累累,象征当今社会欣欣向荣、花开盛世的一片大好时光。

  作为市级寿山石雕非遗传承人,郑贤敏经常到学校、非遗馆展示寿山石雕技艺,并在家乡开设寿山石雕工作室,为乡亲们提供学习场所和技艺指导。

  在郑贤敏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并喜爱寿山石雕刻,甚至投身于这一行业。看到他们,郑贤敏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他深感自豪和欣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寿山石雕刻,让这门传统技艺得以薪火相传。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陈秋霞 陈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