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浦的变化,有目共睹!更令人惊喜的是……
http://www.mhnews.com.cn 2023-06-05 16:45:25 来源: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字号 大 中 小】
近年来
闽侯县甘蔗街道将全域综合治水
作为改善民生、造福群众的
一项重大工程来抓
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
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
以水为媒
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新城
多措并举
加强水生态建设
作为闽侯县城,甘蔗街道聚集了大量人口、企业、工厂,而这一度给甘蔗境内的安平浦河道带来了生活污水和垃圾。
如今,当记者来到安平浦儿童公园段时,只见河道中,清澈水流静静流淌,青草随风荡漾;岸边凉亭里,人们围坐在一起,享受夏日傍晚微风拂过带来的丝丝清凉……这些都是从前难得一见的情景。
“以前河水浑浊污臭,现在大家都喜欢来这里散步,这是我见过安平浦河最大的变化!”在河边长大的吴依伯情不自禁地举起手机,将蓝天、绿地、公园收入相框,按下快门。
甘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陈星文介绍,安平浦主干流6.8公里、支流南山溪4.8公里,贯穿县城、汇入闽江,原来不仅水体黑臭,不下雨的时候,几乎就没有水流。
为消除安平浦黑臭水体
提升两岸景观环境
打造美好宜居环境
2018年起,甘蔗街道
强化水污染源头治理
推进安平浦内河整治和
安全生态水系建设
改造后,城区段河道行洪宽度从原有最小河宽约6米增加至不小于10米,同时,对治理河段进行全线清淤,清淤总方量近14万立方米,河道行洪能力大大增强了,水质也改善了。
把水引进来,让水多起来、动起来之余,安平浦流域还新建了“休闲公园”“滨水公园”“湿地公园”三大公园,以步道和绿带为线,块状绿地为珠,串珠成链。
贯穿闽侯县城的唯一内河迎来了新生,流域沿线10多万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升级,重现水清、岸绿、河畅的面貌,为周边居民增添了一道观光休闲绿化景观带。
健全网格化管理
聚焦水环境质量
河湖的问题表象在水里
根子在岸上
河湖长制工作不仅是“有名”
而且要“有实”
甘蔗街道依托
“小团队、细网格”社会治理体系
建立健全
河道专管员、生态保洁员、
环卫网格员等35人的3支队伍
增强“硬实力”
“今天发现安平浦化龙村流域水质有点浑浊。”“目前,保洁员正对河岸景观带进行修缮。”这是作为甘蔗街道河道专管员之一的程丹云,每天在甘蔗街道河长制工作群里所作的汇报。
除了河道专管员队伍每天负责对划片区域进行APP巡河,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由街道河长办推动落实,甘蔗街道还配有内河生态保洁员队伍,对内河卫生长效保洁、管理;环卫网格员在网格区开展环境卫生巡查随手拍,发现问题即在街道卫生群派单,立整立改。
3支队伍相互配合
确保责任全覆盖、不遗漏
监管无盲区、无死角
甘蔗街道综合技术保障中心主任 陈建鋆:“甘蔗街道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分格包干河道巡查工作。对辖区内6条河流分配街道总河长、河流河长、村级河长及若干河道专管员,开启APP‘智慧巡河’模式,确保责任到人,将河长制工作压实到每个角落、落实到河道一线。”
同时,甘蔗街道还结合“河长日”,常态化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针对有关问题形成河道整治专班,加大河道及周边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力度,实现集中整治和日常维护相结合。
今年以来,甘蔗街道共修复南山溪护岸围墙620米,清淤青岐溪长2.735公里,拆除临时搭盖管理棚20处约500平方米,清除河道违章种菜约15亩,清理水葫芦约100吨。
下一阶段,甘蔗街道将持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认真分析水资源禀赋情况和经济发展现状,以全域综合治水为抓手,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任务。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林鑫 程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