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风丨数“智”赋能,让大湖“别墅村”的村民越过越幸福!
http://www.mhnews.com.cn 2022-06-14 09:47:27 来源: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字号 大 中 小】
大湖乡新塘村,高山蔬菜种植基地是这里的“烫金名片”。这里气候温凉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良好的地理环境为高山蔬菜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生态条件。
大湖乡新塘村党支部书记 陈仲兴:一方面我们这里海拔比较高,昼夜温差大,这种环境里长出来的菜本身比较清甜。然后我们的灌溉水源也是天然的山泉水。高山蔬菜就是我们的品牌。我们这里规模比较大,就有集聚效应,现在也在慢慢呈现出来。
作为大湖乡发展天然高山蔬菜产业的重点村,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是新塘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1995年,新塘村被定为天然高山蔬菜基地,纳入福州市菜篮子工程。
该蔬菜基地面积约2300亩,全年耕作三到四茬,蔬菜年产量约21600吨,年产值约2608万元。玉米、小白菜、黄瓜等都是这里的“明星产品”,2021年,新塘村还先后荣获省、市、县三级“一村一品”蔬菜专业村。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我们也不断在完善水利、机耕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蔬菜种植的便捷度慢慢在提高,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村民开始返乡种植蔬菜,慢慢实现全村村民的共同富裕。”陈仲兴介绍。
“现在比以前轻松多了。现在很多菜贩子都来我们村里收菜,以前要去码头卖,现在都不用去,收益也增加了,我们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了。”村民吴昌英高兴地说。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
乡村数字化平台是新塘村走数“智”之路的技术依托。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新塘村率先创新创建了乡村数字平台,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精准赋能乡村治理。同时,数字平台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也能“大显身手”,发展“互联网+农业”成为新塘村农业产业发展的又一规划。
大湖乡新塘村党支部书记陈仲兴:希望借助这个模式引进农业遥感、人工智能、5G等技术应用。推进互联网技术应用与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化。下一步我们在数字平台上要进一步展示我们的季节性的农产品,市民通过数字平台就可以看到新塘村当季农产品,来我们村观光的同时可以进行采买,提高我们农作物的附加值。
2021年底,闽侯县提出构建上下畅通、高效运转的“小团队、细网格”社会治理体系。基于此,新塘村尝试以数字化平台促管理提升探索,努力把“小团队、细网格”社会治理体系应用做深、做实,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大湖乡新塘村党支部书记 陈仲兴:我们新塘村的数字化平台具有宣传、服务、管理等三个模块的功能,建设这个平台是为了提高数字乡村的应用,提高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目前“小团队、细网格”社会治理体系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上传下达,以便村委迅速进行处理。
村民陈伯清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有什么问题只要用手机就可以上传到平台,不用天天往村委跑,很方便。村委很快就能给我们解决,这样做一下很先进。
新塘村数字化平台运行依托当前最为普及的微信客户端作为入口,开发创建“遇见新塘”微信公众号、“大湖乡新塘村民服务”小程序等数字平台,为群众提供了快速登录通道。
同时,新塘村还基于4G网络设置了云广播。云广播可以通过文字转语音、录音、手机实时喊话等模式,向村民进行宣传、传达通知等。这是新塘村“数”治的另一大亮点。
产业兴旺,新塘村村民的生活也变得富足。在当地,一栋栋崭新的小别墅拔地而起,整齐划一地排列于村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陈仲兴告诉记者,这些小别墅大部分是在2019年建成的,村民们利用蔬菜产业带来的效益,在政府统一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建设新居,从此拥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园”。
“我们是2019年年底搬进来的,在农村能住在这里的房子里很舒服,环境卫生舒适,邻居们都住在一起,感觉生活很幸福。”村民王宝英说。
蔬菜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治理“耳聪目明”、乡村服务品质与管理精细化程度日益提升……产业发展鼓起了新塘村村民的“钱袋子”、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也为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相信在这条数“智”之路上,新塘村会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林烨/文 吴林 杨逸力/摄像